脖子上长出小肿块,不痛不痒,不少人都会不当一回事,直到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后,才发现是脖子的肿块引起的,吴女士就是其中一员。
抗癌健康网介绍,吴女士的脖子肿块其实是甲状腺肿,巨大的甲状腺肿还可压迫颈部深面的大静脉,引起头颈部静脉回流障碍,出现面部青紫、肿胀及颈胸部表浅静脉扩张等。结节性甲状腺肿还可继发甲亢,个别有恶变为甲状腺癌的可能。小编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需尽早到医院排查病情,切莫掉以轻心,延误病情!
颈部长出“鸽子蛋”肿物
患者吴女士今年72岁,三十多年前发现双侧颈部长出了小鸽蛋大小的肿块,她当时并没在意,一直也未曾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肿块逐渐增大。约4年前开始出现气喘,晚上躺下后明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哮喘,治疗后可缓解,但逐年加重。1个月前,她明显感到气喘显著加重,晚上平卧时气喘更严重,甚至影响呼吸,半坐位约30分钟左右气喘可缓解,在外院就诊,考虑为哮喘发作,为其进行平喘等治疗,症状仍然没有明显改善。
无奈下,吴女士来到医院,经诊断后医生认为是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双侧),气管狭窄并哮喘(受压所致)等。由于患者年龄大,病情重,病情复杂,且患有糖尿病20余年,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体质较为虚弱,决定为其进行全麻下的“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
甲状腺肿是什么回事?
甲状腺肿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碘(饮水和食物中)不足所致。初期,由于缺碘,形成弥漫性甲状腺肿。随着缺碘时间增加,便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肿大的甲状腺和结节会压迫周围器官引起一系列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食管和喉返神经等。气管受压,出现气管弯曲、移位和气道狭窄,从而引起气促,严重者休息和睡觉时都有呼吸困难。压迫时间过长,使气管软骨变性、软化。喉返神经受压可出现声音嘶哑,食管受压则出现吞咽困难。
巨大的甲状腺肿还可压迫颈部深面的大静脉,引起头颈部静脉回流障碍,出现面部青紫、肿胀及颈胸部表浅静脉扩张等。结节性甲状腺肿还可继发甲亢,个别有恶变为甲状腺癌的可能。
甲状腺肿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小编提醒,甲状腺肿应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的、年轻人的甲状腺肿可通过口服小剂量的甲状腺素进行治疗,对于像这个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患者,以及有以下表现者应该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2、甲状腺肿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引起不适者;3、胸骨后甲状腺肿;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者;5、怀疑有恶变者。
在甲状腺肿流行的地区,通过碘盐以补充碘,从而达到预防甲状腺肿的目的。一旦发现颈部有增大,或摸到颈部有硬块(肿块),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甚至导致恶变。
人类为什么能够在比其它动物有智慧,是因为我们拥有无比发达的大脑!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是在胎儿期的最后三个月和出生后最初两年。两岁时大脑的重量已经达到成人大脑的80%,而这些都依赖于母乳中丰富的乳糖和其它营养成分,是配方奶无法复制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儿的语言、视力、运动能力和智商明显高于混合喂养儿和配方奶喂养儿。
与大脑的发育相比,婴儿的体重在两岁前不需要增长过快。许多成年疾病,特别是影响健康与寿命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与胎儿宫内营养、乳儿期喂养方式、生后2年生长速度及第二脂肪存积(青春前期)密切相关。吃母乳时间越长,受益越大,研究表明,出生后的最初1000天母乳喂养有助于确保婴幼儿在进入青少年期和成人期时具有较好的代谢功能,。因此,母乳发挥着保证大脑发育、提供免疫保护、并确保婴儿体重不过快增长的作用,母乳喂养儿不容易出现肥胖和超重,有利于预防成年期代谢性疾病。
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排出胎粪 、预防黄疸、帮助肠道成熟 、防止过敏或不耐受。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越晚摄入辅食和饮料,发生耳、鼻、喉感染的可能性越小,与同龄人相比饮食习惯更为健康;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母乳中的物质可以杀死癌细胞和很多细菌,大大减少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生率。只要宝宝吃母乳,便有助于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