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张女士最近在拼多多参与"砍价免费拿"活动,连续帮3个好友刷了5次后收到客服电话,说额外奖励需要补交198元保证金。结果对方失联,银行卡被冻结。类似案例已收到87条投稿,这类打榜骗局正在经历第3轮升级。
根据拼多多官方2023年反诈报告,打榜被骗常见于这5种情况:
1. 黑产产业链催生新骗局(数据来源:拼多多安全中心)
• 黑灰产团伙通过AI生成"官方客服"头像,伪造拼多多APP弹窗
• 利用用户连续参与3次以上的信任惯性,第4次提出"特殊任务"
• 80%的保证金诈骗发生在用户完成5次基础任务后
2. 虚假承诺诱导升级
• "完成10次任务送万元商品"(实际需交598元"激活费")
• "连续打卡送会员"(要求缴纳"保证金账号")
• "专属导师指导"(实为诱导转账到个人账户)
3.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 打榜页面要求填写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 连续3次以上任务需绑定银行卡
• 收到"官方验证码"短信(实为钓鱼链接)
4. 法律风险升级
• 2023年新增《网络交易诈骗司法解释》明确:要求缴纳保证金即违法
• 拼多多已拦截2.3万个可疑打榜群组
• 涉事平台最高可处500万元罚款
5. 平台规则动态变化
• 每月18日更新"异常行为识别系统"
• 2023年Q3新增"连续任务防沉迷机制"
• 每年618/双11期间自动触发风险预警
【防骗生活技巧】
1. 选择官方活动:仅参与拼多多APP内弹窗活动
2. 信息防护三原则:不填银行卡、不传身份证、不交保证金
3. 签订电子协议:查看活动详情页的《用户权益保障条款》
4. 定期查规则:每月登录活动中心查看最新政策
5. 保留证据链:截图保存任务页面、通话记录、聊天记录
(数据统计:正确使用防骗技巧的用户,打榜被骗概率下降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