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是国内媒体闹的乌龙?

作者:分开不是尽头 | 创建时间: 2023-05-08
艾滋病疫苗是国内媒体闹的乌龙?

今天,艾滋病话题有成了热搜,一时间各大平台纷纷发布此类消息,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起因是有媒体报道“医疗巨头强生公司于7月24日首次宣布了全球HIV疫苗的人体临床试验结果。此次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多个国家近400位健康志愿者。试验结论显示,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100%的受试者体内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

作为全球首个关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这样的结论令人振奋。然而春雨君发现,不少国内媒体、微信公众号和网友对于此事的反应,可能有点过于激动……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其实仔细看看国外官方机构——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就此事发布的新闻稿之后不难发现,从受试者身体对于疫苗的反应,到疫苗对于艾滋病病毒的实际作用,国内的媒体报道均存在相当程度上夸大和断章取义: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翻译有误,并不是100%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

对于研究结论的阐述,春雨君反复阅读也没有发现“all”或者“100%”字样,而是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见下图)

翻译过来就是大多数受试者体内产生了针对HIV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至于大多数是多少人,占参与受试者多少百分比,我们不得而知。但most绝对不能等于100%,谁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那个exception(例外)。

第二,产生抗体和免疫反应,不等于抗体发挥作用中和抗原

形象点说,抗体相当于身体内的警察,抗原是进入体内的坏蛋。免疫反应就是警察动身去抓坏蛋的过程,可警察抓坏蛋并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抓到。

同理,NIH在新闻稿中只提到试验疫苗可以刺激受试者体内产生抗体(警察)并发生免疫反应(抓坏蛋),尚未证实该抗体能够成功中和HIV抗原,就此下结论称HIV疫苗有效,未免太过草率。

第三,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下感染风险减少94%?那是猴子,不是人

NIH确实有提到说,临床前试验发现,该艾滋病疫苗可以将单次暴露的感染风险减少94%,6次暴露减少66%。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原文见下图:

第四,1/2a期临床试验仅是研发开端,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疫苗属于药物范畴,研发和上市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和约束。

根据美国FDA的规定,新药从研发、上市到推广应用总共要经历4期临床试验,上市之前必须要通过前3期。每期临床试验的作用和通过率不尽相同,只要3期中任意一期失败,上市之路就会被迫中止。只有全部通过进入下一步的上市程序。

下次,再有比如抗癌新药、防癌疫苗、阿尔茨海默新药,也包括艾滋病新药等等试验成功的新闻,可以看看这是哪期临床试验的结论,如果是3期以下,不要高兴地太早,离真正能享受它带来的福利还很远很远。当然,可以展望或者期待一下(评论里那些说以后可以放飞自我不戴套套的同学们,可以散了)。

不可否认,此次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大获成功的确是艾滋病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如果最终真能获批上市,其重要意义绝不亚于抗生素发明和天花的终结。

但是现阶段,国内媒体报道的标题和内容,对于艾滋病疫苗的药效和研发进程的描述都过于乐观,可能是源于翻译失误,可能因为对免疫学知识或者新药上市程序不了解,也不能排除一小撮媒体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而故意“标题党”。但无论什么原因,都缺乏对科学的尊重,也不够对读者负责,不值得提倡。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

高血压和肾病互为“催化剂”

女性黑眼圈是大病前兆?缓解黑眼圈多吃3种食物

脾气差的人A型血占比多?脾气和血型有关系吗?

辟谣:便便黏马桶是大肠癌前兆?

“拍X光对身体有害”你信了吗?

常吃蜂蜜会导致性早熟?你必须了解的真相

别期望了,黑芝麻对美颜治病起不了什么作用

吃白米白面易患癌?这个锅白米面可以背吗?

霉菌反复怎么办?怎么治疗预防?

草鱼中的腥毒会置人于死地?

爱喝饺子汤就喝,什么助消化别当真

骨质疏松是一种什么疾病? 教你4招来预防

不洗澡真的可以防过敏吗?

大蒜能预防胃癌可信吗?

吃梨会腹泻、吃柿子长胃结石?无须担心这些水果病

如何在超市挑选好酸奶?

吃面可以生儿子?这些谣言何时休

夏天穿浅色衣服真的会更凉快吗?

“蓝光伤眼”是真的吗?蓝光是怎么来的?

吃米饭易长胖还会导致糖尿病?米饭表示很冤枉

吃西兰花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冤枉西兰花了

打嗝提示胃癌?no,定期做胃镜才靠谱

常喝不锈钢热水壶烧的水,真的会记忆衰退吗?

都说“屁股大好生养”,这有依据吗?

黄瓜和西红柿“恋爱”后,营养会倍增

长斑了的香蕉就不能吃吗?

被打过疫苗的狗咬伤后,就不必打狂犬病疫苗吗?

醋和香蕉都不美白牙齿,有效的方法是这个

磁场理疗床有什么神奇功效,送人合适吗?

除甲醛,绿植活性炭作用不大,真正有用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