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文化是非常广泛的,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地域的原因,很多的民族都是务农为主。那么关于毛南族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毛南族分龙节是属于最隆重的节日吗?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分龙节
毛南族分龙节是属于一种祈福形式的节日,每年的夏季即将来临的时候,则会举行这个节日。这个活动也是举行的挺久,一般都会举行两到三天的时间。这一天对于毛南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
嫁出去的女儿则带上子女和礼品回娘家过节,亲戚朋友也常常登门贺节,青年男女则盛装聚会唱歌,选择知音。现在过此节,宗教迷信活动多已废弃。增加了文体竞赛或者开展有关生产生活方面的科普活动等。
龙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龙的最大节日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庙节是毛南族的传统节日,又称分龙节,过节的日期因村而异,有些村寨定在自农历夏至算起的第一个亥日,有些村寨则定在自夏至算起的第一个辰日。
庙节前,人们还走亲属、会朋友,出嫁在外的女儿用新竹篮装上用叶子包着的五色糯饭、粉蒸肉。带着儿女回娘家,外公、外婆看到外孙自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庙节时,村里的老人都来到村寨公众立起的三界庙,祭祀三界公爷、祈福纳吉。
三界公爷是毛南族最崇拜的一位保护神,同时又是一位药神和牛神,传说他曾制服凶神雷王,而龙王和雷王又是管风雨雷电的神,所以要祭祀这位饲养毛南菜牛的创始神,因此要杀牛须到三界庙前去,举行隆重的“椎牛”仪式,师公们验经作法,唱神歌、跳木面舞,求雨祈风,后气氛肃穆而热闹。
毛南族居住在黔桂边界的大石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气候不同,因此民俗也有差异,以峥嵘峭峋的铁坳为界,北边的中南称为上团,南边的下南称为下团,节日的日期是从每年五月的夏至这天算起,按地支顺序往前数,到辰日这天便是下团的分龙节。因此,上团总比下团提前五天过节日,因分两次祭祀龙的活动。
节前,家庭主妇们就着手准备节日特有的食品了,她们上山采集做五色糯饭用的金黄花、枫树叶,到野场(集市)上买品红粉、品绿粉,然后蒸五色糯饭、粉蒸肉。红、黑、黄、绿、白五种颜色的糯饭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人们还兴致勃勃地到户外折回柳枝。把糯饭捏成小团粘在柳枝上,插在中堂,预祝年成丰收。
特别是非常很多的年轻人,对于庙会是非常热情的,他们都是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是青年人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情怀的日子,这一天会一起唱歌,还有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的含义,是一个非常有民族色彩的节日。
小结:毛南族对于分龙节是非常重视的,每年的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人们都会特别隆重的准备。没到庙会的时候,对于很多的神仙都会进行一些祭祀,这一天会给牛进行放假,还有喂粉蒸肉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