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张女士私信:上周在拼多多买洗衣液,现在每天收到3个推销电话,怀疑平台泄露信息。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多数人陷入三大误区...
误区一:促销活动授权过多
案例:用户李先生为抢9块9元纸巾,连续授权位置、通讯录、短信权限,结果收货地址被泄露给物流公司。
正确操作:
1. 活动前关闭非必要权限(通讯录、电话等)
2. 活动后3天内进入「设置-应用权限」解除授权
3. 重要活动使用备用手机号参与
误区二:二手商品交易风险
案例:王女士在二手3C商品店交易时,卖家索要微信视频验证,导致个人信息遭截图传播。
防范指南:
1. 拒绝任何形式的视频验证要求
2. 选择「官方二手交易」专区(带蓝V标识)
3. 交易时使用平台内置的「仅退款」功能
误区三:第三方链接跳转隐患
案例:用户点击商品页面的「品牌官网」链接,实际跳转到仿冒页面,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
识别技巧:
1. 检查网址是否以pinduoduo.com结尾
2. 观察页面是否有「官方客服」弹窗
3. 安装「安全宝」等防钓鱼插件
【3个防泄露生活技巧】
1. 每月1号清理「设置-应用权限」
2. 收货地址默认填写公司地址
3. 重要订单开启「物流轨迹短信提醒」
其实拼多多与主流电商平台一样,采用银行级加密传输(SSL/TLS 1.3协议)。只要避免上述3类操作,完全不用担心信息泄露。遇到骚扰可联系官方客服(95007),平台会协助屏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