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作者:如沐春风 | 创建时间: 2023-06-11
性温,味甘。归脾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禁忌】阴虚火旺阳事易举,脾虚泄泻及实热便秘者禁服。长期食用,亦可致便秘。...
锁阳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基本信息

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棕红色。茎圆柱状,大部分埋于沙中,基部稍膨大,具互生鳞片。肉穗花序顶生,长圆柱状,暗紫红色,花杂性。果实坚果状。种子有胚乳。花期5~6月,果期8~9月。

【英文名】 Herba Cynomorii。

【药用部位】 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

【产地分布】 生于沙漠地带,大多寄生于蒺藜科植物白刺Nitraria sibiticaPall.等植物的根上。分布于内蒙古及西北各地。

【采收加工】 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 扁圆柱形,微弯曲,长5~15厘米,直径1.5~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纵沟及不规则凹陷,有的残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鳞片。体重,质硬,难折断,断面浅棕色或棕褐色,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气微,微甘而涩。

【临床应用】 用量5~9克。用治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可与菟丝子、肉苁蓉配伍使用,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女子不孕。配龟甲、熟地、牛膝等可补肾填精,强筋壮骨,治疗肾虚精亏所致的腰膝痿弱,筋骨无力。现代常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理研究】 对免疫功能有影响,有清除自由基、耐缺氧、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肠胃蠕动有促进作用。

【化学成分】 含鞣质、三萜皂苷、乙酰熊果酸、锁阳萜、胡萝卜苷,(+)-儿茶素、2,6-二乙基-3-甲基吡嗪、3-谷固醇、3-谷固醇油酸酯等成分。

【相关药方】 ①治阳痿:锁阳、苁蓉、枸杞子、胡桃仁各12克,菟丝子9克,淫羊藿15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现代药理研究】 1.锁阳能兴奋离体家兔肠,增强肠管蠕动。 2.锁阳有耐缺氧作用。 3.锁阳具有较好的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4.锁阳能促进体液免疫功能,使降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但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5.锁阳对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6.锁阳对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古籍摘要】 《本草衍义补遗》:味甘可啖,煮粥弥佳。补阴气,治虚而大便燥结者用,虚而大便不燥结者勿用,亦可代苁蓉也。 《本草纲目》:润燥养筋,治痿弱。或谓里之淫妇,就而合之,一得阴气,勃然怒长。功力百倍于肉蓉苁也。 《药性解》: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肾经。补阴虚,固髓,润大便燥结,宜酥炙用。按:锁阳咸温,宜入少阴,《本经》不载,丹溪续补,以其固精,故有锁阳之名。主用与苁蓉相似,老人枯闭,最为要药。大便不实者忌之。 《本草备要》:补阳滑肠。甘温补阴,益精兴阳,润燥养筋。强筋故能兴阳。治痿弱,滑大便。便燥者啖之,可代苁蓉,煮粥弥佳。鳞甲栉比,状类男阳。 《本草求真》:[批]补阴润燥,功同肉苁蓉。锁阳专入肾,兼入大肠。本与苁蓉同为一类,甘咸性温,润燥养筋。凡阴气虚损,精气衰败,大便燥结,治可用此为啖,并代苁蓉煮粥弥佳。则知其性虽温,其体仍润,未可云为命门火衰必用之药也。故书有载大便不燥结者勿用。益知性属阴类,即有云可补阳,亦不过云其阴补而阳自兴之意,岂真性等附、桂而为燥热之药哉。但古表著药功,多有隔一隔二立说,以致茫若观火,究之细从药之气味形质考求,则孰阴孰阳,自尔立见,又奚必沾沾于书治功是求者乎。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