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六个设计过程

作者:风筝 | 创建时间: 2023-06-04
按照规范设计,我们把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请按照你的理解进行详细的说明。...
数据库的六个设计过程

操作方法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数据库设计的生存期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到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六个阶段。如下图。 ①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得到用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用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② 概念结构设计 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用E-R图表示)。 ③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④ 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⑤ 数据库实施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⑥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说明: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二、数据库设计阶段的内容 设计步骤既是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包括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下面针对各阶段的设计内容给出各阶段的设计描述。如下图。

三、数据库设计阶段的模式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如下图。 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即E-R图; 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