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铁皮石斛真品和伪品的特征
根据产地及品相的不同,石斛被分为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紫皮石斛等多个种类,不同的石斛价格亦是天壤之别。霍山石斛因其稀缺性和极高的价值被誉为“软黄金”,自古是权贵们争相获取的产品。自从2016年媒体爆出了天价米斛坑骗消费者后,身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霍山石斛再次进入大众视野,面对商家的无良欺骗,原本的救命仙草植物软黄金如今让人望而却步,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霍山石斛的不了解,严重缺乏真假分辨的能力。 真品特征: 1、表面纹路细小、致密; 2、表面黄绿色或古铜色,或介于两者之间; 3、米斛底部粗,顶部细,加工过程中颜色会少有差异,一般底部绿色偏多,尾部黄色或棕黄色偏多; 4、米斛枫斗断面是灰绿色(绿色混白色)或与表皮颜色一致; 5、具有龙头凤尾结构,优质品呈斗状,根须为白色; 6、嚼后有黏性,微甜。
仿品可能有的特征: 1、表面纹路粗深,纤维多; 2、表皮金黄色、墨绿色; 3、无龙头凤尾结构,或有龙头凤尾但无斗状,或两头细中间粗; 4、断面白色或金黄色; 5、嚼后感觉干枯无味,或没有黏性。
霍山石斛的真假鉴别方法
霍山石斛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抗衰老、润嗓护肤、泽养五脏、祛风湿等多重功用,其功效卓绝,但极其稀少。它是石斛属中唯一的极危级品种,也是“国家野生药材2级保护品种”。目前市场上的霍山石斛供需严重失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造成了霍山石斛市场品质参差不齐、真假鱼龙混杂的现状。当无法鉴别真假时,选购知名老牌如福 临门石斛是杜绝上当受骗的最佳途径,石斛产地不正宗、种源不纯正、含量不均一、炮制方法不标准等现象屡见不鲜,部分“霍山石斛”产品实际是铁皮、铜皮等其他石斛的代用品。更有一些商贩,甚至是收购外地的水草、刚节黄草等,经烘烤、定型加工后,冒充“霍山石斛枫斗”。掌握真品鉴别方法是我们购买到道地霍山石斛的前提。大体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进行真伪鉴定。 1.欲辩真伪,先观其象。无论是霍山石斛鲜品还是霍山石斛枫斗,其外表都与其他石斛有明显差异。 霍山石斛植株矮小,茎长3~9厘米,下粗上细,通体呈淡黄绿色,晶莹剔透。 铁皮石斛植株细长,茎长20~130厘米,上下等粗,呈淡黄绿色。
2.霍山石斛枫斗呈喇叭形弹簧状,黄绿或棕绿色,茎基较粗部分为“龙头”,茎尖较细部分为“凤尾”。故霍山石斛枫斗又称“龙头凤尾草”。铁皮石斛枫斗现多见两种做法,一种是安徽等地掐头去尾精心炮制而成的圆筒状枫斗,一种多见云浙等地保留头尾部的螺旋形团状枫斗。铁皮枫斗呈暗黄绿或金黄绿色,无龙头凤尾。
3.拉,这一步骤主要是针对鉴定枫斗而言的。在判断霍山石斛枫斗是否正宗的环节中,掂量掂量石斛是必不可少的。霍山石斛枫斗制作比较紧实,单位重量较铁皮要重。霍山石斛枫斗质坚易断,断面平坦,呈灰绿色或黄绿色。铁皮石斛枫斗单位重量要轻。安徽等地所产的圆筒状铁皮枫斗较易折断,断面比较平坦。云浙等地的铁皮枫斗质坚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角质样。
4.嚼食石斛样品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能给我们判定霍山石斛真伪提供最直观的感受和证据。霍山石斛鲜条口感清脆甘美,基本无渣,叶子食用亦有甜味。枫斗入口黏牙,胶质多,有回甘,嚼后无渣。铁皮石斛鲜条入口黏牙,有青草味,嚼后渣滓多,叶子味酸基本不食用。枫斗入口感微苦,嚼后有渣滓。
5.掌握必备的霍山石斛知识,同销售或讲解人员深入沟通,便能基本判断出霍山石斛是否为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