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具短的根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排成两列,叶片条形,长40~80厘米,宽1.5~3.5厘米,下面呈龙骨状突起。花葶粗壮,高60~80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状,具花6~12朵或更多,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橘红色至橘黄色,无香味,具短花梗,花被长7~12厘米,下部2~3厘米合生成花被管,外轮花被裂片3,长圆状披针形,宽1.2~1.8厘米,具平行脉,内轮裂片3,长圆形,宽达2.5厘米,具分枝的脉,中部具褐红色的色带,边缘波状皱褶,盛开时裂片反曲,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被裂片短,花柱伸出,上弯,比雄蕊长。蒴果长圆形。花、果期为5~7月。
【英文名】 Radix hemerocallis
【药用部位】 百合科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L.)L.的干燥根。
【产地分布】 全国各地常见栽培,秦岭以南各地区有野生。
【采收加工】 夏、秋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药材性状】 根茎呈短圆柱形,长1~1.5厘米,直径约1厘米。有的顶端留有叶残基,根簇生,多数已折断。完整的根长5~15厘米,上部直径3~4毫米,中下部膨大成纺锤形块根,直径0.5~1厘米,多干瘪抽皱,有多数纵皱及少数横纹,表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体轻,质松软,稍有韧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多数放射状裂隙。气微香,味稍甜。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6~9克;外用:适量,捣敷。主治黄疸,水肿,淋浊,带下,衄血,便血,崩漏,瘰疬,乳痈,乳汁不通。
【药理研究】 体外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抗血吸虫作用;对不同疾病所引起的浮肿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大黄酚、黄花葸醌、美决明子素甲醚、决明子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小萱草根素、萱草酮、β-谷固醇、γ-谷固醇、萱草根素、甾类、酚类、氨基酸、糖类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