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

作者:如沐春风 | 创建时间: 2023-05-10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脾经的位置

足太阴脾经最全穴位: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

足太阴脾经经络穴位图

脾经循经位置

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穴、箕门穴),进入腹部(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中极穴、关元穴,属于脾,络于胃(腹哀穴;会下脘穴、日月穴、期门穴),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会中府穴),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循行图

脾经穴位

  足太阴脾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1、隐白穴 SP1 Yǐn bái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浅刺0.1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2、大都穴 SP2 Dà dū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3、太白穴 SP3 Tài bái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配伍: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4、公孙穴 SP4 Gōng sūn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配伍:配中脘、内关治胃酸过多、胃痛。
  刺灸法:直刺0.6~1.2寸。
  附注: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参考资料:
  ①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足三里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②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5、商丘穴 SP5 Shāng qiū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配伍:配气海、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行为“经”。
6、三阴交穴 SP6 Sān yīn jiāo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刺灸法:直刺 l~1.5寸。
  附注: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
7、漏谷穴 SP7 Lòu gǔ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配伍: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直刺 l~1.5寸。
8、地机穴 SP8 Dì jī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直刺 l~1.5寸。
  附注:足太阴经郄穴。
9、阴陵泉穴 SP9 Yīn líng quá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配伍: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直刺 l一2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10、血海穴 SP10 Xuè hǎi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配伍: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曲池治瘾疹。
  刺灸法:直刺 l~1.5寸。
11、箕门穴 SP11 Jì mén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配伍:配太冲腹股沟疼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l寸。 
12、冲门穴 SP12 Chōng mén
  定位: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解剖: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主治:腹痛,疝气,崩漏,带下。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一l寸。
  附注: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
13、府舍穴 SP13 Fù shě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主治:腹痛,疝气,积聚。
  配伍: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 l~1.5寸。
  附注:足太阴、厥阴经与阴维脉交会穴。
14、腹结穴 SP14 Fù jié
  定位:在下腹部,大横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腹痛,泄泻,疝气。
  配伍:配气海、天枢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15、大横穴 SP15 Dà héng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
  配伍:配天枢、足三里治腹痛。
  刺灸法:直刺 l一2寸。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16、腹哀穴 SP16 Fù āi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配合:配气海治肠鸣。
  阴作:直刺 l~1.5寸。
  附注: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17、食窦穴 SP17 Shí dòu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附注: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18、天溪穴 SP18 Tiān xī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四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疼痛。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19、胸乡穴 SP19 Xiōng xiāng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胀痛。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0、周荣穴 SP20 Zhōu róng
  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在第二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又,正当第一肋间神经。
  主治:咳嗽,气逆,胸胁胀满。
  配伍:配膻中治胸肋胀满。
  刺灸法: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1、大包穴 SP21 Dà bāo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解剖: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伍: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刺灸法: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附注:脾之大络。

脾经的作用

  足太阴脾经和脾脏相关,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其主要的机能是温暖五脏,并吸收运送胃部消化,完成之养分入五脏六腑,以生成身体需要的细胞。胃和脾两个脏腑,具有表里关系,主宰着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因此,脾经一发生异常,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出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容易下痢或便秘,身体消瘦下去。尿量少,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排尿。脚部容易冰冷、浮肿、身体有倦怠感。因为经常失眠,故身体感觉不适,不活跃。若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只要刺激经上的穴道,就能改善不适的症状。脾经上的穴位共有二十一个,列举如下:胸、腹部分有大包、周荣、胸乡、天谷、食卖、腹哀、大横、腹结等。下肢部份有府舍、卫门、箕门、血海、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等。

主要病候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本经穴位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脾经养生

  足太阴脾经运行时间:巳时(9点至11点)旺。

  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这段时间是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

  要吃中午饭了,建议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脾经不通的症状

一、“久坐伤肉”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引起脾虚,“伤肉”也就是伤脾。平时多敲敲脾经可增强脾经的运化功能,补充因久坐损耗的元气。

二、判断脾虚的方法

  1:看眼皮:如果平常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而现在眼皮却耷拉下来了,双眼看上去没精神,就说明脾虚。因为中医认为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如果眼皮松了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不过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2:观察舌头:如果舌头颜色较淡,舌边出现齿痕,说明脾很有可能出了问题,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或抓紧时间调理。

脾经的按摩方向

脾经的正确按摩方法:自隐白穴起,沿脾经向上按摩。

  1:坐姿: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的坐法,也就是架腿法。采用这种坐法利于对脾经的按摩。因为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然后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再进入大腿内侧前缘,然后进入腹部。这个坐姿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从而便于按摩。

  2:敲打法:拍打时要握空拳,用掌指关节端由上至下一路拍打下来,用力适中,对于大腿部位的脾经拍打时可稍用力。两只腿都要敲,每侧以敲打10分钟为好,敲打的时间自然是上午9:00~11:00之间,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敲打的次数视自己的时间多少而定。

  3:功效:上班时可利用工作间隙,将腿盘成“4”字形,然后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一路敲打下来,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

  4:提示:如果拍打的过程中发现痛点,表明脾经上有堵塞的地方,这时可以用点按的方法对其进行按揉,将淤堵的穴位打通,从而将整条脾经的气血通畅。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

足少阴肾经复溜穴位置 按摩复溜穴有什么作用与

小仙女们想养颜 多喝豆浆就对了

女人怎么吃桃胶好 女性吃桃胶的食疗方法介绍

足少阳胆经

防止夏天头皮出油,有哪些必get妙招?

脱脂丸减肥 这些利弊你要清楚!

额头上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雪花秀气垫bb霜多少钱?雪花秀气垫bb霜专柜价格介绍

海参鸽子汤,滋补美颜的圣品

去除狐臭 哪些方法好用呢?

别急着纹身,先看看纹身有哪些危害吧!

nyx定妆喷雾怎么样 nyx定妆喷雾好用吗

商陆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无印良品散粉和悦诗风吟哪个好 无印良品的散粉怎么样

脸上不同位置长痘的原因以及修护的方法

无印良品木轴眉笔怎么样 无印良品木轴眉笔好用吗

水蜜桃不削皮可以吃吗 水蜜桃是脆的还是软的

怎么做拉皮手术不留疤痕 拉皮手术多久可以恢复

用瑜伽球减肚子 瑜伽球详细用法介绍

副乳有乳腺还能去掉吗 去除副乳的方法有哪些

镶牙之前,这些危害要知道

小仙女们,想要瘦身不瘦胸吗?戳进来!

九月时令蔬菜润燥又补水

排毒养颜这13中食物你吃了吗?比面膜还好!

避孕药什么时候吃好? 时间点千万别弄错

百香果和荔枝可以一起吃吗 吃荔枝能吃百香果吗

夏天为什么总感觉脸痒 夏天脸痒是缺水吗

小仙女们想要拥有性感的翘臀吗?

二八月乱穿衣 初秋穿什么衣服

芦荟的功效作用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