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和食道的连接处有一个“开关”叫贲门。正常情况下,由贲门括约肌控制着贲门,随着吞咽活动它可以非常自如地开、关。而贲门失弛缓就是贲门处的肌肉不能正常的舒张,通俗来讲就是肌肉一直“抽筋”,不能松弛。所以贲门失弛缓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贲门痉挛。贲门痉挛导致食物堵在食道下段,不能进到胃里面。
病因不清,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开关”失灵
贲门失弛缓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最可能的原因是病毒感染造成贲门括约肌的神经节出现变性,造成“开关”失灵,不能够松驰了。进而患者出现了吞咽困难,食物咽不下去,食物反流、胸闷、胸痛等症状。
国外调查显示:贲门失弛缓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五之间。按照国外的发病率推算,我国每年新增的患者约有一万人左右,患病人群也很大。从众多患者的病史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患者发病前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史,比如年轻人失恋、打官司失败、工作不顺心等。这类患者的性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敏感、心细、遇事拿得起放不下。
得了贲门失弛缓,该怎么办?
三百年前,贲门失弛缓无法治疗,有人们尝试用鲸鱼须子绑上海绵,将口中的食物向食道内硬塞,可想而知吃不了东西对患者来说是多么的痛苦。
1913年,外科医生Heller发明了一种手术方法,将贲门前、后的肌肉分别切两刀治疗病人,这就是最早的Heller手术。随后改良为只在贲门前和食管下段切一刀的手术,将痉挛的肌肉从一个紧缩的O型变成C字形,这就是改良Heller手术。但是这个手术有一个缺点,术后容易出现胃食道反流(胃内的食物反流到食道中,患者会出现烧心、反酸的症状)。随后手术方式又进行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抗反流手术,可以有效减少胃食道反流的发生,所以现在常用的是Heller-Dor 手术。这是贲门失弛缓手术的演变的过程。
目前国内外公认,贲门失弛缓首选治疗是腹腔镜下的Heller-Dor手术,对吞咽困难的缓解率在90%~97%之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腹腔镜Heller-Dor手术,目前治疗了近150例患者,手术有效率在95%左右。150例中只有2例患者复发,需要再次手术,再次手术的患者也都成功的做了贲门成形术。
贲门失弛缓,什么时候该手术?
患者一旦确诊贲门失弛缓,2~3年内做手术都可以,不一定出现症状马上手术。但是如果等到患者吃不下去东西、出现贫血、严重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明显时再手术,就有些晚了。很多患者很害怕做手术,总是一拖再拖,有的拖上10年甚至30年以上,把病情拖得很严重,这种情况就很难再做Heller-Dor手术了,这时候我们会直接给患者做比较难的贲门成形术。对于贲门失驰缓这种良性疾病,手术可以适当提前一点。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得越晚,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贲门失弛缓手术指征
诊断明确,没有手术和麻醉禁忌证即应考虑腹腔镜手术。
贲门失弛缓分4度,中重度需手术。1度是轻度、2度是中度、3-4度为重度。
1度:患者吞咽困难,食道下端变窄,食道没有明显变粗。
2度:在1度的基础上,食道下端有有鸟嘴样改变,食道开始扩张(食物不能进到胃内,堆积在食道,导致食道增粗)。
3度:食道下端有鸟嘴样改变,同时食道下端扩张到正常的2倍及以上。
4度:不仅有上述的表现,食道还发生了扭曲变形。
食道的改变可以通过X线检查发现,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了。做胃镜,可以进一步发现食道的鸟嘴样改变、排除食道癌风险,贲门失弛缓的病人比正常人患食道癌的风险高很多。最确切的检查是食道测压,它可以很精准的评价食道下段的梗阻程度。所以确诊贲门失弛缓最好的检查是食道造影、贲门造影、胃镜、食道测压。
吃药可以缓解贲门失弛缓吗?
目前我手术的150例患者中,只有一例患者曾经吃药管用。这位患者吃药半小时内必须抓紧吃饭,药效过了就会出现吞咽苦难。吃药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药效会越来越差。所以药物治疗贲门失弛缓效果并不好。
球囊扩张可以治愈贲门失弛缓症吗?
相比于手术,球囊扩张的好处是可以重复做,创伤小,一般在放射科或者内镜室就可以操作,简单易行。扩张的缺点是容易复发,基本上半年后几乎都会复发。即使扩张得比较充分,效果也只能坚持半年;扩张得不充分,效果只能维持一个月,甚至只有1~2周。扩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扩张得不到位,就需要反复扩张;扩张得太充分、太狠了,容易造成肌肉撕裂、出血,血肿或水肿反而让食道更不通畅。反复扩张,反复撕裂容易形成食道下段瘢痕化,给以后手术治疗带来困难,影响手术疗效。所以把握好扩张的度很关键。
所以当贲门失弛缓反复调理都不好时,建议2~3年内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
有些患者有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好,如果麻醉医师评估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可以耐受麻醉,大多数患者可以做腹腔镜手术。对于一些年龄特别大的人,为了使老人能耐受手术,我们设计了“中场休息”。比如患者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时的气腹,或者手术中出现心肺功能不耐受的表现,我们会主动停止手术5~10分钟,解除气腹,等到患者心肺功能恢复了,再进行手术。这种手术就像老年人爬楼梯一样。一口气上10楼肯定不行,爬几层休息一下,最后能上楼就成了。
14岁以下的儿童,不主张手术
小孩也会得贲门失弛缓,我接触过最小的孩子是七八岁。孩子患病多半是考试没考好,家长在饭桌上教训孩子,造成孩子吃不下饭。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通常不主张手术。孩子的身体在不断发育,家长、老师通过关心、引导、帮助孩子舒缓压力,使孩子性格开朗起来,就会好转,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病情持续发展,孩子可能就会患上贲门失弛缓。当病史达到2~3年甚至更长,孩子年龄在14岁以上,就可以手术治疗。
一老一少,年龄太大、身体很虚弱、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只能用球囊扩张、放支架或者在内镜下打肉毒碱治疗。
贲门失弛缓,手术能治好吗?
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的方法有:开胸手术、开腹手术、胸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
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很大,心肺感染发生率高。手术中需要去掉一根肋骨,这种巨创型手术让患者望而却步。如果用10分来评估手术痛苦,这类手术的痛苦指数是10分。 开腹做手术比开胸手术痛苦小,痛苦指数大约是7~8分。但是开腹手术难度大,肋弓、肝叶会阻挡视线。
随着胸腔镜、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医生便尝试用胸腔镜、腹腔镜做贲门失弛缓手术。 胸腔镜手术对心肺的干扰大,并且手术需要从胸腔切到腹腔里面,在做抗反流手术时,会有手术盲区,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所以胸腔镜手术只能做贲门切开手术,不能做抗反流手术。胸腔镜手术的痛苦指数是5分。
腹腔镜手术是从腹腔的顶端开始做手术,不仅可以切开紧缩的贲门肌肉,缓解吞咽困难,还可以同时完成抗反流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也小,腹腔镜手术的痛苦指数可以减少到2~3分。所以对于这四种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最优。
腹腔镜手术VS胸腔镜手术,优势在哪?
相比于胸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有三大优势。第一、手术路线更合理。打个比方,如果一楼天花板上的灯坏了,我们在一楼站在梯子上修合理,还是到二楼把地板凿个窟窿去修合理?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一楼修更合理。腹腔镜手术就是站在一楼修天花板上的灯,胸腔镜手术是在二楼凿地板。
第二大优势是整体创伤更微小(心肺功能干扰少,创伤轻)。胸腔镜手术的麻醉比较复杂,需要双腔插管、单肺通气,要让一个肺停止工作,为手术腾出空间。而腹腔镜手术可以在双肺均工作的情况下手术,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因仅需单腔插管使麻醉的难度也降低了。
第三大优势是矫形同时抗反流(腹腔镜手术在解决贲门失弛缓时,还能同时抗反流,解决贲门失弛缓术后常见的胃食道反流)。而胸腔镜手术因为有盲区施行抗反流手术比较困难,容易出现脾撕裂,并且出现脾撕裂后不易察觉。
手术后贲门失弛缓的症状会立刻缓解。曾经有一个年轻小伙子,10多年不能吃油条,做完手术后第二天就偷偷吃了油条,虽然没吃出什么问题,但我们不主张这么做,还是要求患者饮食上要有个过渡。手术后患者的黏膜和局部组织会有水肿,过快恢复饮食会加重水肿。
一般术后没有出现食道黏膜和胃黏膜破损的患者,手术当晚就可以拔掉胃管。术后第一天可以喝点米汤、清水等没有渣的流食;术后2~3天可以喝少量酸奶;7天后逐渐恢复到半流食、软质、易消化的饮食;根据患者的体质,1~3个月后恢复到正常饮食。但是有一点患者要注意,即使手术了,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大鱼大肉的随便吃,胡吃海塞。应该细嚼慢咽,酸、甜、苦、辣、油腻、黏等刺激性食物尽可能避免,否则容易造成复发。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虽然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只剩2成,但还是有创伤的。开腹手术会造成20~30厘米的大切口,腹腔镜手术是5毫米到10毫米的小切口。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瘢痕,如果患者是瘢痕体质,手术中的缝线、手术伤口都会进行特殊处理,达到一个美容的效果。
手术需要切开食管下段肌肉、贲门括约肌和胃底的肌肉。如果手术切除得不彻底,容易出现复发。肌肉切得是否彻底是手术的关键。很多医生担心手术切得太深会伤到肌层下的黏膜,但是伤到黏膜,术中可以修补,术后多带几天胃管也可以预防黏膜损伤造成穿孔;切得不彻底,术后复发只能再次手术。
胃食道反流是Heller手术必然会出现的并发症,即使做了抗反流手术,也不能确保一定不出现。
单纯做Heller手术,不做抗反流手术,出现胃食道反流的几率是50%;同时做抗反流手术,胃食道反流出现的几率是10%。出现胃食道反流不仅与手术有关系,还与患者的饮食和胃肠功能有关。所以术后要改变饮食方式,细嚼慢咽、不吃刺激性、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如果反流很严重,吃点抑酸药也能缓解。
手术后会出现粘连吗?
患者经常听说这个人手术后出现了肠梗阻,那个人出现了阑尾粘连,使大家将粘连看成万恶之源。其实粘连是人的身体面对创伤时,本能的修复反应,让伤口重新长好。如果修复过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肠梗阻。开腹手术发生粘连的概率在90%以上,腹腔镜手术发生粘连的几率大大减少。大多数粘连是对患者有益的,是为了帮助伤口愈合。只有一小部分粘连会造成问题。
14岁以下的孩子做腹腔镜手术的风险比较大。因为儿童的心肺功能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比成年人差,手术麻醉风险比较大。但是孩子患贲门失弛缓的时间通常比成年人短,手术难度不会太大,术后不容易形成瘢痕和粘连。
本市患者最短住院7~8天,外地患者住院10天左右。手术后通常会做食道造影检查,如果没有问题,病人就可以出院了。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术后半个月到一个月,患者就可以工作了。手术费用在一万到一万五左右。如果没有并发症,不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费用大概在一万左右;如出现并发症,费用会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