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眼泪_阴阳家没落原因

作者:神奇的周 | 创建时间: 2023-04-16
时代的眼泪_阴阳家没落原因

  在上古先秦时代,阴阳家和他们的阴阳学说作为诸子百家的一大代表,活跃在列国之间,只可惜,经过这几千年的时代发展,阴阳家终于还是走向了没落,如果不是有珍贵的典籍流传下来,这一伟大的学派甚至可能彻底消失,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焚书坑儒(历史事件)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焚书坑儒”一词出处《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经常被“坑儒”观点引做证据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长子扶苏的话(“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汉末孔安国(孔子10世孙)《〈尚书〉序》亦言:“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过儒家专家、爱好儒学者长期辩论,严肃考据,董仲舒并未向汉武帝提出过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在《董仲舒传》中,也只是称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显然大言不惭的竟敢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含血喷人,侮人清白。都对不上号的。

  既然董仲舒没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因而也就谈不上“汉武帝采纳”一说了。

  在整个汉代根本就不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的事实。

  从学术文化的发展看,汉代以愚黔首是相对比较宽松,既没有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知识分子不会干焚书坑儒的事的。也没有后代充满血腥的“文字狱”,只能算“文雅狱”。

  儒家专家、儒学爱好者以人格担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始自清末民初的着名思想家易白沙(1886-1921年),白沙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孔子平议》一文,提及自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佣, 而与他同时代的“国学大师”梁启超(1873-1929年)则从未承认并使用这一说法。

  总结:阴阳家的没落原因无非就三点,一是焚书坑儒,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是与时代背景不相符,不受统治者待见,这是阴阳家的悲哀,也是思想界的悲哀。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