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卒中。中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血另一种是缺血性的。出血性的较常见。
在中山中路的汤养元国医馆,有一位中医,杭城许多中风病人和家属,都把他当自家人。
他叫刘永辉,河南滑县人,刘氏中医第七代传人。曾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师从名老中医毕福高,学习针灸。之后再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研习“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将这些方法结合到刘氏中医心法中,潜心研究中风偏瘫的治疗。
去年5月,他应邀来到杭州坐诊,短短两个月,他在杭州这边的粉丝见涨。将近1年过去了,找他的病人越来越多,百分之九十为中风偏瘫病人,为满足患者需求,他在汤养元每周增加了1天门诊时间。
中风如被点穴,要及时解穴
现代社会里,心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一大健康“杀手”。刘永辉说,“现在中风不只是老年人,很多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青中年也会中风”,中风的病症,多是肢体瘫痪、神志和言语不清,对于个人来说,躺在床上生不如死,是种莫大的折磨,对于家人来说,是看在眼里,苦在心里。
刘永辉凭借几十年的,针对中风偏瘫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辨证施治,针药并用。
他总结道,中风从中医上来讲,属于气滞血瘀,“这就好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人被点了穴,无法动弹,人体里面堵住了,就像点中了穴道”。因此治疗中穴者,要尽快解穴,要及时作“疏”的工作。那如何给中风病人解穴呢?他最常用的针灸方法是“醒脑开窍针刺法”,脑血管的闭塞不通,被认为是中风的主要原因,针刺法,以改善大脑生理功能为主,疏通肢体经络之气为辅。
大半年前,张先生因为脑溢血导致中风,治疗一段时间后,手脚偏瘫情况好了一些,也能勉强走路,但是一直说不了话,像被点了哑穴。2个月前,张先生一瘸一拐找到刘医生,说话咿咿呀呀根本听不清,交流只能靠写字。
针对张先生的情况,刘医生用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和毕福高教授的传统针刺法相结合来做治疗。先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内关(手腕处)、人中、风池(头部),尺泽(上肢)、极泉(上肢)、委中(下肢)等穴位进行针刺,然后再配合毕福高教授的传统针刺法,对廉泉(咽喉部)一穴三针,这个穴位对治疗失语非常好,同时,因为张先生走路有足内翻的情况,刘医生又在丘墟(足部)穴位针刺。目前已治疗两个月,张先生也开始对今后的生活有了信心。
我以为我这辈子只能坐轮椅了
59岁的沈女士是杭州本地人,去年3月突发脑溢血,中风导致左侧肢体不遂。发病后一直在家躺着,没有系统的康复方法。
去年5月底,沈女士坐着轮椅被家人小心翼翼推进刘医生的诊室。经过问诊把脉,刘医生决定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法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同时配合中药予以治疗。先用针灸打通经络,再用中药补气活血化瘀。用黄芪,白术,茯苓等补气;用川穹,白芍,党归来补血活血;用全蝎、地龙、僵蚕等祛风通络。因为沈女士身体疲软、气虚,刘医生在方子里特别加大黄芪用量给她补气,又加一点平肝熄风的药来中和,达到阴阳平衡。
如今快一年过去了,沈女士信心也越来越足,每周三,会准时去刘医生这里做康复。
旅游途中突发脑梗右侧肢体不遂
第一次扎完针她哭了
“你们看不出来吧,我现在每个星期都从小河路那边坐公交车来刘医生这里看病的。”
74岁的雷阿姨,一想到前年那次意外还是心有余悸。2016年7月7日,雷阿姨跟团去安徽旅游,爬山爬到一半,人就走不了路了。被送到当地医院,一开始检查方向有误,没往脑梗方面想,错过了黄金时间。送回杭州,最后核磁共振结果出来是脑梗,嘴巴歪了,眼睛歪了,讲话口齿不清。住院一个多月,出院时站都站不牢。去年听说刘医生来杭州坐诊,雷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刘医生。“刘医生第一次扎针后,问我怎么样,我一下激动地哭了。
提醒广大中风患者就医要及时,现在中风病患都送去西医院抢救,这也可以,但最好一出院就赶紧再来找中医调治,气血受阻时间过长后,会留下诸多后遗症,治疗起来就会费时费力。
同时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功能锻炼,饮食也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