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导管, 注意观察导管穿出皮肤处的标记变化。换药时注意缝线有无松动,皮肤有无感染渗液等情况。
应定时冲洗管道,以预防管道堵塞,并可额外补充液体,每次通常用至少25-50毫升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
冲洗时间为输注前、换瓶时、给药时、输注结束,如连续输注可6-8小时冲洗一次。喂养管堵塞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导管本身的因素后,用注射器实行向外(而不是向内)负压抽取内容物。
不要用导丝插入导管内疏通官腔,以免引起喂养管破裂。
输注的护理
输注导管和营养液容器应每日更换一次。
速率可采用重力滴注(间歇或连续)或用胃肠泵连续滴注,持续16-24小时。开始时滴注速度应较慢,为20-50毫升/小时,6小时后,检查病人耐受性(胃潴留量等),若患者无不适,每12-24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小时。
输注时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
输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应保持在37度左右,过凉易引起胃肠道并发症。
对此可采用两种方法保持营养液的温度,一种是采用电热加温器,另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将输注管以保温水瓶中加温。
胃内输注时,病人应取头高30-45度或半坐卧位,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口腔护理
管饲时由于缺乏食物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所以可以让病人咀嚼无糖口香糖或无糖酸味糖果。
为了防止牙齿黏附,齿龈和粘膜的感染,应定期刷牙,或用水或0.5%过氧化氢漱口。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并检查口腔粘膜是否有破损,防止发生口腔粘膜炎、口炎性腹泻或感染。
营养物质
供应能量的物质,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身体各部分中的各种元素:如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