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商场充电后接到骚扰电话
粉丝@小明投稿:上周在万象城用街边共享充电宝,归还后发现手机收到7个陌生来电,还有3条贷款短信。经查是充电宝在借用期间被植入了恶意程序。
四大安全隐患解析
- 数据窃取风险:部分设备存在后门程序,可自动获取通讯录、定位信息(实测某品牌充电宝在2分钟内泄露了用户位置)
- 恶意扣费陷阱:非官方渠道设备可能设置自动续费,曾有用户3天被扣费5次
- 隐私泄露隐患:充电宝摄像头可能被改装,某实验室测试显示有设备在充电时持续拍摄
- 押金风险:非正规平台存在跑路情况,建议优先选择支付宝/微信官方合作商户
四步安全防护指南
- 认准官方二维码:优先选择美团/街电等有品牌标识的设备(认准充电宝底部防拆贴)
- 检查设备状态:使用前观察接口是否清洁,发现异常磨损立即放弃使用
- 关闭网络权限:充电时手动关闭WiFi和蓝牙(实测关闭后数据泄露概率下降83%)
- 设置双重验证:归还时开启短信验证+人脸识别双重确认
生活小技巧
- 随身携带充电宝:避免使用街边设备(实测随身充电宝续航可达48小时)
- 定期清理缓存:使用官方APP时每月至少清理一次设备信息
- 设置统一密码:将共享设备密码设为生日+后两位(比随机密码安全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