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小张私信投稿:上周在奶茶店扫码点单后,连续一周接到外卖平台的推销电话,甚至有人知道他常去的健身房。这暴露了扫码支付常见的三大风险点:
- 公共场合二维码易被篡改(
重点提示 )商超、餐厅等场所的二维码可能被不法分子用“跳转链接”替换。建议先观察二维码周围是否有破损或污损痕迹,扫码前确认商家名称与收款码主体一致。
案例:杭州王女士扫码支付时,发现二维码边角有胶带修补痕迹,及时终止交易避免了2000元损失。
- 动态二维码存活时间过长
部分商家长期使用固定收款码,存在被恶意截屏的风险。拼多多数据显示,2023年有37%的诈骗通过重复使用的收款码实施。
解决方案:选择带有“动态刷新”标识的二维码,支付后立即关闭页面。
- 个人信息授权范围失控
扫码时可能被要求授权通讯录、位置等敏感权限。实测发现,部分餐饮类小程序会默认勾选“允许获取设备信息”。
防护技巧:支付前仔细查看权限列表,关闭非必要权限(如“读取短信”),支付后及时在设置中解除授权。
【生活小贴士】
1. 建立“扫码三查”习惯:查商家资质、查二维码状态、查权限范围
2. 优先使用官方小程序(如拼多多“多多买菜”),规避第三方链接
3. 定期清理支付类APP的授权记录(路径:我-设置-应用管理-权限设置)
注意:遇到扫码后骚扰时,可拨打12315或通过“拼多多客服”-“交易纠纷”快速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