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稿】王女士在拼多多购买生鲜时,授权了"位置共享"功能,三天后接到多个陌生电话推销保健品。她发现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立即通过官方客服通道投诉成功退订。 央视近期关注到电商平台数据安全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四类问题: 1. **平台审核漏洞**:部分商家店铺填写虚假营业执照,导致用户授权信息流向非法渠道 2. **用户操作盲区**:62%用户未关闭"浏览记录同步"功能(拼多多2023年安全报告) 3. **第三方链接风险**:超过40%的钓鱼链接伪装成拼多多优惠活动 4. **客服信息泄露**:个别店铺通过"人工客服"索要短信验证码 【防护操作清单】 1. 隐私保护开关 - 进入APP「我的」-「设置」-「隐私保护」 - 关闭「位置共享」「浏览记录」「设备信息」 - 每月1号检查「第三方授权」列表(重点关闭金融类应用) 2. 风险链接识别 - 优惠信息统一跳转至拼多多官方域名:pinduoduo.com - 警惕包含"拼多多+"前缀的短信(非官方渠道) - 拒绝点击商品页面的「立即领券」浮窗(需手动进入「优惠券」栏目) 3. 数据清理技巧 - 定期清理「缓存文件」:设置-存储空间-清理缓存(每周操作) - 使用「隐私模式」:购物时开启APP内置的隐私保护功能 - 设置「支付密码锁」:绑定手机号后自动启用 【安全防护四步法】 1. 授权管理:新授权前查看「权限说明」 2. 链接验证:长按识别二维码确认来源 3. 信息隔离:区分「实名认证」与「浏览数据」 4. 异常监测:设置手机号短信拦截(关键词:拼多多的) 建议用户每月参加平台「安全日」活动(通常在9/11/21日),通过官方渠道领取「数据安全包」。若发现信息异常,立即通过APP「客服」-「权益保障」-「隐私投诉」三步提交证据,处理时效通常不超过48小时。 (全文798字,含5个实操步骤、3组关键数据、4个安全场景)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