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法
助跑方法 原地起动助跑。从静止姿势开始,采用两脚平行或前后分立、两腿微屈的半蹲姿势。这种助跑方法的助跑步幅比较稳定,速度变化较小,有利于保证助跑准确性。 行进间起动助跑。通过走几步、跑几步或走跳结合踏上起跑点后开始起动加速。这种助跑方法的助跑自然放松,但助跑速度不易控制,踏板的准确性不好掌握
助跑方式 平稳加速方式。开始阶段步频较慢,在逐渐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方式的加速过程均匀、平稳,助跑动作轻松、自然,但加速时间较长。 积极加速方式。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能够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开始几步步长较短,步频较快,上体前倾较大,适合绝对速度比较快的运动员。
助跑距离助跑距离与运动员的跑动能力有关。一般男子助跑距离为35-45米,跑18-24步;女子助跑距离为30-40米,跑16~22步。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加速方式和跑动能力确定合适的助跑距离,并根据外界条件(风力、风向、气温跑道质地等)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助跑距离。在助跑最后6步左右应设立第二标志,以校验助跑步点的准确性和保证上板最后几步的助跑节奏 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 最后几步的步长要体现运动员的特点。 身体重心适度下降,为起跳做好充分准备
起跳 起跳是跳远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助跑取得的水平速为起度,创造必要的垂直速度,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起分跳动作分为起跳脚着地、缓冲和蹬伸3个阶段。
起跳脚着地 起跳前一步,起跳退大腿前摆较低 放脚动作要像扒地那样积极下落着板 起跳脚着板时,起跳腿几平仲直。 脚掌与脚跟几乎同时接触起跳板。 上体正直或稍后仰,眼睛注视前上方 起跳脚者板前,摆动腿已开始折叠并迅速前摆跟上起跳腿。
缓冲 起跳脚着地至膝关节弯曲程度最大时为缓冲阶段)缓冲时,膝关节弯曲角度要适宜,一般成135°~145 上体要保持正直,身体重心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起跳腿弯曲缓冲时,摆动腿继续积极折叠前摆,并带动髋部迅速前移 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继续摆动。
蹬伸 蹬伸阶段从起跳腿膝关节最大弯曲时开始,至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为止 蹬伸时起跳腿的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蹬直,躯干和头部保持正直。 蹬伸动作结束时,摆动腿大腿接近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两臂摆至体侧上方。 蹬伸动作应做到快速、积极、充分、有力。
空中动作 跳远腾空阶段的任务是维持身体平衡,为顺利完成落地动作创造有利条件。起跳腾空后,运动员要保持起跳离地时的跨步姿势,向前上方腾起。这一起跳结束时身体姿势在空中的延续被称为腾空步。跳远的各种空中姿势都是在腾空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做好起跳后摆动腿大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起跳腿自然伸直放松于体后的腾空步动作极为重要。 腾空步以后的空中动作姿势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
落地 跳远落地的任务是在身体不后倒的前提下,尽量获得较大的落地距离。落地时两腿伸直,脚尖勾起,两臂在体后:着地前,屈膝缓冲,髋关节快速向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