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反坦克导弹小谈

作者:国际小甜 | 创建时间: 2023-04-17
反坦克导弹是指用于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导弹。是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反坦克炮相比,重量轻,机动性能好,能从地面、车上、直升飞机上和舰艇上发射,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是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中美反坦克导弹小谈

操作方法

中国陆军PF89单兵反坦克火箭 中国陆军PF89单兵反坦克火箭由包装发射筒、火箭弹和塑料光学瞄准镜组成。它是一种附加装备,不占编制,步兵、炮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都可使用,发射筒上还有非常人性化的简要说明图,战时还可装备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中国陆军跟紧世界潮流,研制的PF89系列火箭筒品种多,威力大,具备世界先进水平。 战术性能: 破甲弹口径:80毫米直射距离:200米有效射程:300米破甲厚度:189毫米/65°射击精度:0.23×0.23米   立靶距离:200米靶机动方式/全重:人力携带/3.7公斤作战全长:0.9米 与国外同类兵器相比,除射程近以外,PF89式火箭筒在破甲威力、射击精度、总重量、成本等性能指标上均居于前列,是中国目前比较理想的单兵反坦克兵器,已经大量装备部队。 结构:发射筒也是包装筒,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发射筒前后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务过程中得到保护。 筒的口部和尾部置有前后盖,前盖有齿状密封胶圈,后盖采用中间可破结构,通过螺纹压紧橡胶密封垫,前后盖上紧后实现对弹的密封,可防止在储存中水分和有害气体对弹的侵害。射击时不用打开后盖,由火药燃气自行冲破,但是前盖必须打开,否则不能打开击发机实施射击。打开前盖后,抽掉限制杆,打开击发握把与保险就可 以实施射击了,这种设计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瞄准镜在外包装箱内是分装的,取出瞄准镜,用筒上的搭扣固定在镜座上,便可实现连接。瞄准镜放大倍率2.5,视场角12°,表尺最大射程400m,是测瞄合一型,也就是说当射手测好距离时也就完成了装定表尺,即可射击了。比较69-1式光学瞄准具简单直观,瞄准速度快,射手容易掌握。这种瞄准镜还可以对横向运动目标进行修正。 PF89式的发火系统是机械击发非电导爆管系统,即击针—底火—导爆管—点火具系统。优点是不用电源,不受射频、静电场影响,勤务安全可靠。统计5063发,发火失效数为0。 火箭弹通过固弹胶圈与发射筒相连,导爆管线路在筒尾与火箭弹的点火具相连。 击发时,通过上述通道点燃点火具和火箭发动机改铵铜-1速燃装药,燃速56m/s,在5-12ms内工作完毕,火箭弹飞离筒口就停止工作,抗风偏,筒口无火焰,肩射时射手不受火焰伤害。由于没有火箭增程飞行中的烟雾轨迹,射手位置比69-1式火箭筒隐蔽。火箭弹的电-6B引信具有两套保险和发火机构,筒口保险距离8m,弹头遇到软(土地)、硬(坦克)目标均能可靠作用,克服了对沙包工事不爆炸的问题。战斗部采用双锥药形罩装药结构,从而提高了破甲威力。静破甲可达628mm(用8701炸药)。对180mm/65°均质装甲射击穿透率不低于90%。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系统广泛采用了非金属材料和一次性成型工艺。发射筒80%零件为塑料件,火箭弹战斗部全部为冲压和压制件,发动机的三大件:连接螺、燃烧室、带尾翼座的喷管为铝合金热挤压成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铝工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生产高强度铝合金)。机加工件很少,降低了价格。

中国红箭-73反坦克导弹 全弹分为战斗部舱和运载体舱两部分,平时分离装箱,使用时将两个舱体通过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在 弹体左上方弹翼根部装有一个曳光管,用于在飞行时进行观察和瞄准;战斗部包括风帽,弹体,组合药柱和电-5引信等部件。运载体包括了发动机,控制组件,弹翼装置和曳光管。战斗部的作用是利用聚能装药的爆炸使紫铜药型罩形成金属射流,进行破甲。红箭73的部署遵循集中使用的原则,在攻防战当中通常以班(反坦克导弹班编制为8人,分为2个战斗小组,各自携带4枚导弹),排为单位。作为当时对付苏军t-62坦克的秘密武器,它的研制极大增强了我军的反装甲能力。 型号:红箭73有基础型、B、C等(已发展到E型)三种型号,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80年代,研制了红箭73C型。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的制导方式,电源采用30伏镍镉蓄电池,一次充电可持续发射30多枚导弹。导弹可在有自然光和红外光干涉的环境中,有效地攻击400-30000米距离内的坦克等各种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各种轻型野战工事。改进型:  红箭-73A红箭-73B红箭-73C   全弹重:11.3千克战斗部重:2.5千克弹长:0.84米弹径:0.12米翼展:0.349米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最小射程:500米   飞行速度:120米/秒射速:2枚/分破甲威力:150毫米/65度 红箭-73B反坦克导弹中国第一代改进型反坦克导弹,适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简易野战共事。弹径120毫米,弹重11.7千克,射程3000米,能破钢甲180毫米。采用光学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改进后的系统保留了手动操作功能。全武器系统由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控制设备等组成。全弹重:11.7千克弹径:0.12米 弹长:0.869米翼展:0.349米   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最小射程:400米   飞行速度:120米/秒射速:2枚/分破甲威力:180毫米/65度 红箭-73C反坦克导弹:                                                                                                            红箭-73C反坦克导弹与红箭-73B反坦克导弹的原理基本相同,但采用了随动发射架,在对目标的跟踪过程中,发射导轨与瞄准具同步,使发射方向与瞄准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从而扩大了导弹的可攻击区,使作战效能更为提高。

美国“海尔法”机载反坦克导弹 又叫“狱火”导弹,它是由美国洛克威尔国际公司研制,最初是为美国陆军研制的一种直升机帮发射后不管的反坦克导弹。后来,海军陆战队也采用了此导弹,与陆军一起订购了6万枚以上“海尔法”。 基本数据:最大射程 8公里最大弹道高 600米(机载发射)最大飞行速度 391.7米/秒   命中率 90%以上可靠性 95%使用条件 全天候使用,能在战场上的烟尘、雨雾中锁定目标 发射速度 1发/6~8秒(1台指示器)最短发射间隔 1秒(2台指示器)破甲厚度 1400毫米弹长 1.779米(A型);1.7272米(B型);1.778米(C型)弹径 177.8毫米   翼展 330毫米发射重量 45.7公斤(A型);47.9公斤(B、C型)战斗部 串联式聚能破甲战斗部;重9公斤;装有6.8公斤高能混合炸药,配触发引信制导方式 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红外/射频、红外热成像动力装置 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为18.6千牛发射装置 AH-1W、OH-58D、UH—60、AH—64等直升机机载 AH-64发射海尔法导弹 识别特征  (1)AGM-114采取裸挂装方法配备直升机和地面发射车,识别较容易。 (2)弹体呈棍状,采用两组控制面。第一组位于弹体后部,4片对称安装,径向长度较大,前端有切角,翼展不大。第二组位于弹体前部,尺寸较小,呈方形。 (3)头部有激光束接收窗口,透明,可见内部装置。性能特点:(1)发射距离远,精度高,威力大。(2)采用激光制导,抗干扰能力强。(3)导弹采用模块式设计,可根据战术需要和气象条件选用不同制导方式,配备不  同导引头。其中有一种射频/红外导引头,专门用于对付配有雷达的防空导弹、高射炮武器系统。(4)需目标照射保障。

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标枪”反坦克导弹 “标枪”反坦克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不仅用于肩扛发射,也可以安装在轮式或两栖车辆上发射。兼有反直升机能力。1989年 6月开始研制,现仍在研制中。采用红外焦平面阵导引头,是一种实现全自动导引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具有昼夜作战和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射程2000米。全武器系统由导弹和发射装置组成。系统全重22.5千克,弹径114毫米,弹长957毫米,弹重11.8千克,串联战斗部以顶攻击方式攻击目标,垂直破钢甲750毫米。图像红外寻制导。采用两级固体推进器。 基本性能数据:“标枪”系统是陆军携行式武器,重量轻、弹体小,整套系统包括制导系统及射控主件约重22.7公斤,包含被动目标识别,射控组件及整合式昼(4倍)夜间(4-9倍)放大瞄准器。弹体重11.8公斤,长108厘米,弹体直径12.6厘米。发射管重4.1公斤,长119.8厘米,直径142.1厘米,射程约2500米。具备双弹头设计,可以同时引爆目标的表层防护,另一弹头则穿透装甲,深入破坏。每套系统都具有两种性能,一用以攻击装甲车车顶,一用以攻击直升机和碉堡等。射手可采用站、跪、卧及坐姿发射。实战表现:“标枪”导弹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大量使用。在进攻巴格达的新闻镜头中,很多美军的M2步兵战车、M3骑兵战车都将原安装在炮塔左侧的双联装“陶”式导弹换成了四联装的“标枪”。美军机械化步兵也大量使用“标枪”导弹摧毁伊军火力点和观察哨所,甚至用来打击伊军狙击手。由于"标枪"可以攻击65米远的目标,因此比较适于在狭小地区作战,如巷战。但装备“标枪”的美军在作战中的最大优势是发射后能立即离开隐蔽,而使用“短号”的伊军射手,必须一直瞄准目标,直到导弹命中。采用管身发射的反坦克导弹最大缺点就是发射尾焰暴露射手位置,而通常线导导弹从发射到命中几乎需要近10秒时间,过长时间在发射位置上,难免不遭到火力杀伤。以色列采取的战术,经常使埃及军队的导弹射手在发射后数秒就被坦克炮榴霰弹击毙,导弹失控撞地。为减少射手暴露时间,美国和俄罗斯采取的是不同的思路。美国的“发射后不管”诞生了“标枪”,俄罗斯加大飞行速度减少暴露时间催生了“短号”。相对于伊军少量装备的俄罗斯产“短号”反坦克导弹来说,“标枪”射程稍短。在去年看过的一本名叫《超级科技强国》的军事科幻小说里也曾经出现过这种导弹,还未里面的一个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美军一贯认为超过4000米的范围,步兵观察器材就难以捕捉到目标,因此单兵武器射程无须过远,超出这个距离一般呼唤炮兵进行打击。在伊拉克战场上,不仅是国家间的对抗,也是技术与思想的对抗。两种迥异的反坦克导弹革命性成果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较量不知是否能真正分出高低。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