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作者:清风拂面 | 创建时间: 2023-04-04
性微温,味辛、苦。归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禁忌】阴虚火旺、肺肾气虚咳嗽者慎服。...
白前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幼枝被棕色茸毛。叶对生,几无柄;叶片椭圆形,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花序腋;花萼黄绿色,近于全裂;花冠黄白色,深5裂;副花冠5,黄绿色;雄蕊5,药覆盖蕊柱先端;子房上位,心皮2,花柱2。瞢荚果1~2,狭长卵形。花期8月,果期9~10月。

【英文名】 Cynanchum glaucescens。

【药用部位】 萝摩科植物芫花叶白前Cynanchum glaucescens (Decne.) Hand. -Mazz.的根及根茎。

【产地分布】 生于江边河岸及沙石间。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8月间挖根,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根茎圆柱形,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淡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纹。节明显,节间长1~2厘米,质地较坚硬,折断面中空,髓腔较小。节上簇生纤细弯曲的根,细根稍粗长,直径约1毫米,分枝的细根少,质脆,易折断。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肺气壅、咳嗽、多痰、胸满喘急等。

【药理研究】 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等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含三萜皂苷,已分离得芫花叶白前苷元A、芫花叶白前苷元B和芫花叶白前苷元C-单黄夹竹桃糖苷,另得芫花叶白前苷元H、芫花叶白前苷元I、芫花叶白前苷元J等。本品还含白前皂苷、β-谷固醇、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琥珀酸、华北白前醇等。

【现代药理研究】 1.白前有祛痰、镇咳、平喘作用。 2.白前有抗炎作用。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日华子本草》:治贲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 《本草纲目》: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阴经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也。仲景治嗽而脉浮,泽漆汤中亦用之,方见《金匮》,药多不录。降气下痰。(又名嗽药)。 《本草蒙筌》:味甘、辛,气微温。无毒。咳嗽上气能降,胸胁逆气堪驱。气壅膈,倒睡不得者殊功;气冲喉,呼吸欲绝者立效。仍治气塞咽嗌,时作水鸡声鸣。故古人气嗽方中,每每用之不遗,亦以其善主一切气也。又有保定肺气,温药佐使尤奇。 《本草备要》:泻肺,降气下痰。辛苦微寒。长于降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胸膈逆满。虚者禁用。似牛膝粗长坚直易断者,白前也;短小柔软能弯者,白薇也。忌羊肉。 《本草崇原》:寇宗曰:白前能保定肺气,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佐使尤佳。李时珍曰: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也。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咳而脉浮者,泽漆汤中亦用之。愚以泽漆汤方有紫参,复有白前,故因紫参而附白前于此也。白前虽《别录》收入中品,而仲祖方中先用之,则弘景亦因古方录取,但出处不若《本经》之详悉,学者须知之。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