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方法
1.止血和伤口包扎。无论伤口大小都不宜用未经消毒的水冲洗或外敷药物。绝大多数伤口出血用压迫包扎后即可止血,尽量用比较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包扎绷带不宜过紧,一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可太松,以免滑脱。为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一般包扎手臂时腰弯着绑,包扎腿部时,腿要直着绑。如有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控制时,可在伤口的近端结扎止血带,但应及时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2-3分钟,避免绑扎过紧或时间过长造成肢体缺血性坏死,在松解止血带期间,要做局部压迫止血。若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不宜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入伤口深处,可将局部清理后再行复位。
2.伤肢妥善固定。急救固定的目的: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患者的运送。因此任何疑有骨折的患者在送往医院做确定性治疗之前,都应用妥善的方法将其伤肢可靠的临时固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