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肺俞】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 [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