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作者:风筝 | 创建时间: 2023-04-20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都是只生了一个孩子,导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六个大人抚养一个小孩,结果不由自主地把孩子给娇生惯养了,使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大人们什么都替孩子干好了,导致孩子严重缺乏独立性,影响其今后的独...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操作方法

要理智爱孩子: 并不是给孩子吃最好的、喝最好、穿最好的就是对孩子的爱,相反如果过度让孩子享受,孩子反而更容易体弱多病,也并不是家长替孩子包办一切,就是对孩子的爱,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什么也不会,在同学面前产生自卑。为此,家长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而不要让爱折断孩子的飞翔的翅膀。

让孩子适当干些家务: 有些家长什么也不让孩子干,被子家长叠,衣服家长洗,甚至吃完饭的碗筷也从来不让孩子帮忙收拾一下,结果使孩子眼里从来看不到营生,更不会帮助家长干活,只知道吃喝玩乐。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就让孩子适当地干些家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和独立能力。

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衣物: 有些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去完成,使孩子成天无事可做,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比如:有的家长替孩子整理书包,看似省去了孩子的劳动,但结果使孩子去了学校后因找不到需要的书本和文具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收拾自己衣物的好习惯,培养其独立性。

让孩子自己穿衣: 孩子总得长大,家长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当孩子到了三岁就要上幼儿园了,孩子一进幼儿园就得自己独立穿衣服,提裤子等。为此,家长要乘孩子没上学时一定要让孩子学着自己穿衣服,这样孩子到了幼儿园后就很容易适应,也能自理了,从而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自己洗袜子: 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对其要求也不能太高了,不可能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什么都会干。我们要从小的方面要求孩子,可以要求孩子自己动手洗袜子,这样既能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真实滋味,也能使孩子掌握洗袜子这一技之长,促进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做家长的都知道,要想在社会上混得好就必须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社交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得从娃娃抓起。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让孩子付诸于实践,这样长久以往孩子的社交能力就会提高,为其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