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儿时期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好动,体内产热较多,出汗也较多,借此散发体内的热度。由于体内产热过多或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太多引起的出汗过多属于生理性多汗。如果在安静状态(如平卧、睡眠时)也出汗不止,应排除因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多汗。 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在睡眠时仍处于兴奋状态,造成出汗较多,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3~7岁的小儿。一般出汗发生在入睡后即开始,经2~3小时慢慢停止。你儿子很可能就是属于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夜间多汗现象会逐渐消失。 最常见的病理性多汗见于佝偻病。患儿除多汗外,常伴有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惊醒。可伴囟门大、鸡胸,甚至“O”型或“X”型腿等。 另一种较常见的病理性多汗见于小儿活动性结核病。患儿常伴有较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如潮热、盗汗、明显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因此,对多汗应先去医院检查,明确是否病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可不必治疗。倘若出汗过多,可适当服用维生素B1、B6、谷维素等药物。睡觉前一小时内应避免过度兴奋和剧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