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小鹿投稿:上周在超市用微信支付扫码购物的时,店员突然递来一个二维码让我扫,说扫码能领优惠券。结果扫完发现个人信息被自动授权了,现在每天都被各种广告轰炸...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我们整理了三大隐私泄露高发场景及应对方案:
一、扫码支付三大风险点
- 恶意收款码诱导授权:非官方渠道获取的收款码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扫码即窃取手机号、位置等隐私
- 过度授权应用权限:部分小程序要求获取通讯录、相册等非必要权限,可能用于数据倒卖
- 公共WiFi支付风险:在商场等场所使用免费WiFi付款,存在信息被中间人窃听的可能
二、三步防护法实操指南
- 关闭自动弹出付款码:微信「我-服务-钱包-支付管理」中关闭「自动弹出付款码」功能
- 限制应用权限:定期检查已安装应用权限,关闭非必要定位、通讯录等权限(设置-应用管理)
- 支付环境双保险:在公共场合使用「微信支付-右上角...-选择网络-仅当前页面使用」
生活小贴士:建议每月1号上午登录微信「服务-钱包-账单明细」,检查是否有异常支付记录。遇到可疑二维码,可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扫码器,若出现异常弹窗立即停止操作。
记住这三条黄金原则:陌生二维码不扫、非必要权限不授、敏感操作不连公网,你的个人信息就能多一层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