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分享:
"之前在拼多多买过三件衣服,现在每天都被快递推销电话轰炸,还有几个陌生号码问我要地址。"用户@小王留言反映的问题,近期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经核实,该平台确实存在部分商家违规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三大风险原因解析:
- 平台审核漏洞:部分商家通过"诱导授权"获取用户手机号,如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时强制获取通讯录
- 权限管理疏漏:用户不知情开通"位置共享"导致消费轨迹被追踪,某用户因默认开启被连续骚扰两周
- 第三方合作风险:物流信息同步给关联企业,某用户收货后三天内收到三家不同平台的广告电话
四步防护建议:
- 权限管理:
- 关闭非必要权限(如"通讯录"在支付页面单独设置访问时间)
- 定期清理缓存(设置-应用管理-拼多多-存储空间清理)
- 支付安全:
- 开启"指纹/人脸支付"替代密码(设置-支付方式-安全中心)
- 每月更换支付密码(建议使用"数字+字母+符号"组合)
- 信息保护:
- 收货地址填写"小区名+门牌号"代替精确地址
- 设置"隐私保护模式"(购物车/订单页面可见)
- 工具防护:
- 安装专业防骚扰APP(如腾讯手机管家)
- 开启"一机一密"功能(设置-账号安全)
日常防护技巧:
- 购物后立即删除快递单(重点涂抹姓名和电话号码)
- 使用虚拟号码注册拼多多账号(如"易信"APP)
- 每月检查一次"授权管理"(设置-隐私中心)
遇到骚扰可拨打12315或通过拼多多APP"投诉维权"通道反馈,平台承诺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