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分享真实经历:扫码领红包差点被骗子盯上
上周三,粉丝@小美在小区广场扫了商家二维码领红包,结果当天就接到冒充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她的姓名和收货地址。幸亏她及时报警,才避免了5000元损失。这提醒我们:扫码领红包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风险。
三大风险点必须警惕
- 二维码变"钓鱼钩":部分商家用伪造二维码替换正规入口,扫码后跳转至虚假页面窃取信息
- 地理位置泄露:扫码时自动获取定位信息,可能暴露家庭住址和行踪轨迹
- 关联账户风险:输入手机号领红包,可能被用于频繁发送骚扰短信或诈骗电话
四步防护法保安全
- 扫码前先看认证标识:官方渠道必带"官方认证"标牌,个人账号无此标识
- 开启隐私保护模式:微信扫一扫时开启"隐私保护",禁止自动获取位置信息
- 验证码双重确认:领完红包立即关闭页面,检查手机未授权的异常应用
- 定期清理授权记录:进入微信设置-隐私-授权管理,每月清理一次扫码记录
生活小妙招
宝子们记住这三句口诀:"扫码先看认证标,隐私保护要打开,异常授权要清理"。现在去超市扫码领优惠券,不妨先检查二维码边角是否有官方防伪贴纸,遇到模糊不清的二维码果断放弃,这样既能领红包又不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