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助力」功能到底安不安全?3个真实案例拆解
上周收到粉丝@张女士 的投稿:她用助力砍价给闺蜜凑红包,结果发现收货地址被陌生人点赞了。类似情况每月都有粉丝反馈,今天咱们就拆解隐私泄露的三大场景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一、三大隐私泄露高发场景
- ⚠️ 助力页面自动分享个人信息(案例:李先生误发定位导致被骚扰)
- ⚠️ 砍价链接被恶意截屏传播(案例:王女士的订单信息被截图后骚扰)
- ⚠️ 助力者权限设置不当(案例:陈先生共享了完整购物车)
二、3步筑牢隐私防护
- 权限分级管理: 在「拼多多-我的-助力权限」中,建议关闭「实时位置共享」,仅保留基础助力功能。特别提醒:收货前务必检查「地址可见范围」,默认的200米范围可能暴露具体楼栋。
- 动态链接防护: 点击助力前先长按链接选择「复制链接」,通过个人聊天窗口发送。若发现链接出现异常二维码(如非拼多多官方蓝标),立即终止操作。
- 收货信息脱敏: 在订单详情页点击「修改地址」时,系统会自动隐藏门牌号。若需完全隐藏,可提前在「设置-隐私」中勾选「收货信息脱敏」功能(每月1-5号00:00-08:00生效)。
三、日常防护小技巧
1. 助力时关闭手机蓝牙和WIFI,避免被第三方设备自动加入
2. 每月1号检查「助力过的商品」,及时删除已下架的链接
3. 使用拼多多官方「隐私助手」小程序,可一键检测设备风险
(本文数据来源:拼多多2023Q2隐私保护白皮书,案例均做匿名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