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粉丝@小王留言:帮同事砍价时误点陌生链接,手机号被频繁骚扰。类似情况每月都有用户反馈,今天用真实案例拆解隐私泄露风险,并分享3个防护技巧。
【真实案例】砍价助力变骚扰源头
用户小王通过微信分享的砍价链接帮同事凑单,点击后弹出"授权领红包"界面,未注意勾选了"接收短信验证码"选项。系统自动发送验证码至其手机号,该号码被对方用于注册多个营销平台,导致每天数十条推销短信。
【三大防护要点】
- 身份验证三步走:要求对方提供拼多多店铺截图+商品链接,通过官方渠道确认需求真实性
- 链接溯源有技巧:长按分享链接选择"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粘贴→查看完整网址(如含"pinduoduo.com"为官方链接)
- 权限管理要彻底:砍价后立即进入手机设置→应用管理→拼多多→关闭"接收短信"和"位置权限"
【日常防护技巧】
- 定期清理权限:每月检查手机设置,关闭非必要APP的通讯录、位置等权限
- 设置备用号码:在拼多多APP中绑定父母/好友的备用手机号,减少隐私泄露影响
- 使用隐私保护软件:推荐腾讯手机管家或360隐私大师,实时监控权限异常
记住:所有正规砍价活动都不会要求单独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遇到可疑情况直接终止操作,并通过拼多多官方客服渠道举报(APP内路径:我的-客服-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