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小张私信我:"上周在拼多多买奶粉,现在每天收到母婴用品广告电话,怀疑个人信息泄露了..."(真实案例已脱敏处理)这种情况确实值得警惕,结合近期拼多多隐私政策更新,分享3个关键防护技巧:
【三大隐私风险点解析】
- 信息收集范围广:下单时需授权位置、通讯录等6类权限,建议关闭非必要权限
- 第三方合作隐患:物流信息可能被共享给合作商家,需检查订单详情授权范围
- 缓存数据残留:APP存储的购物记录可能被他人破解,建议定期清理
【3招防护秘籍】
- 权限管理:进入隐私设置→关闭"读取通讯录""获取位置"等非必要权限(仅保留支付和购物车相关)
- 订单追踪:检查物流信息授权方是否为拼多多官方(统一前缀:com.pinduoduo)
- 数据清理:每周通过设置→存储→清除缓存,避免历史订单泄露
根据拼多多2023年隐私政策,平台已实现:订单信息加密传输、敏感操作二次验证、用户数据可导出功能。建议通过"我的→设置→隐私设置→导出数据"定期备份个人信息,发现异常可联系客服(95007)冻结账户。
最后提醒:所有电商平台都会收集必要信息,重点在于权限控制和数据清理。遇到骚扰可先通过平台投诉通道处理,如持续发生可向网信办12377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