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粉丝私信我案例:用户A帮朋友助力砍价后,突然接到陌生电话推销贷款产品,对方准确报出他刚填写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这并非个例,我们整理了3个高发场景和对应解决方案:
真实案例还原
用户@小美在拼多多助力过程中,点击了弹窗的「立即领券」按钮,跳转到第三方页面后被迫授权通讯录权限,随后连续收到7个骚扰电话,个人信息被精准推销。经查证,该页面域名与拼多多无关。
三大泄露风险解析
- 诱导式跳转陷阱:部分助力链接会伪装成拼多多官方页面,通过「扫码领红包」「点击领大额券」等话术诱导用户跳转至陌生网站,实际填写手机号、收货地址等敏感信息。
- 第三方平台共享漏洞:若授权了「通讯录」「位置」等权限,可能被关联到其他合作商户,例如某用户授权后一周内,收到某教育机构定向推送的「免费试听课」短信。
- 系统缓存泄露:手机相册、聊天记录等可能被截图上传至第三方平台,曾有用户发现自己的砍价记录截图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
三步防护指南
- 权限管理:助力时关闭蓝牙、定位等非必要权限,砍价成功后立即在「设置-应用权限」中解除拼多多相关授权(操作路径:设置→应用管理→拼多多→权限管理)
- 链接验证:点击助力链接前,用手机「拨号」功能输入「10586」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确认域名属于拼多多(正确后缀:pinduoduo.com)
- 痕迹清理:每次助力后,在微信「我-设置-通用-存储空间-拼多多」中清理缓存,重点删除包含个人信息的聊天记录(注意:此操作不会影响已分享的助力链接)
记住啦!遇到以下情况要立即举报:
1. 助力页面出现「问卷调查」或「上传身份证」等要求
2. 收到带有具体砍价金额的骚扰电话
3. 个人信息在3天内出现异常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