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可以“私下和解”吗?签订的“私了”协议有效吗?

作者:白雪 | 创建时间: 2023-07-29
工伤可以“私下和解”吗?签订的“私了”协议有效吗?

农民工的工伤大都私了完事,很多人埋冤自己不小心,只要老板面子上过得去,一般就不再追究了。其实在遇到类似情况最好去咨询一下律师,能够讨要到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补偿。

山东远拓律师事务所徐广磊律师以案说法

杨某系A公司工人,某天杨某在厂区工作时被公司车辆撞伤,造成右胫腓远端骨折。住院治疗期间,A公司与杨某经过协商,就赔偿问题签订了一份书面协议。协议约定:A公司一次性补偿杨某2万元,杨某自动放弃对公司的工伤赔偿要求和诉讼权,以及其他任何赔偿要求。如果杨某违约,退还该公司2万元并支付1万元违约金;若公司违约,另补偿杨某1万元。

协议签订后,杨某拿到该公司的赔偿金。后杨某受伤治疗完毕,其伤情经当地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构成九级伤残。杨某觉得公司赔得太少,便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赔偿申请,该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该公司支付杨某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并裁决杨某与该公司之间解除劳动关系。A公司不服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属无效协议。判令A公司向杨某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共计53658元,折抵该公司已付的2万元,该公司仍需支付杨某各项赔偿33658元。

徐广磊律师解析

本案的关键点有两点:

第一,杨某系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内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项之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但杨某受伤后,A公司未为其向工伤保险行政机构申报工伤而与其达成和解协议。我国已经建立工伤伤亡事故和处理制度,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A公司未给杨某受伤申报工伤,而直接与其和解,系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行为,当然无效。

第二,即使A公司与杨某可以达成和解协议,但本案中所签订的和解协议本身也有不合法之处,即数额上的明显失当。协议约定的补偿款仅2万元。协议时间为杨某住院期间,换言之,达成协议时,杨某的医疗费还未固定,具体数额不清。但结合医疗实际,杨某右胫腓远端骨折,其医疗费用可能就会超过2万元,并且杨某受伤后还存在护理、营养、误工等损失,结合伤情及杨某本人工资,其累计数额一定会超过2万元的标准。由此看来,协议达成的2万元补偿款明显是小于杨某自己的损失,严重显失公平。我国《合同法》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赋予追索工伤保险待遇给付数额不当的劳动者向法院申请变更的权利。因此,约定补偿金额明显低于劳动者通过正常的工伤申报程序能够获得的法定赔偿款的和解协议,劳动者有权撤销或变更。

擅长民间金融领域法律风险防控、刑事辩护、交通事故案件、婚姻家庭继承案件、劳动工伤案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等

徐广磊律师支招

在企业实务中,上述案件并不是罕见个案,“私下和解”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实践中,即便和解案件数量众多,但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本身,和解协议虽然已经达成,却都免不了是否能够案结事了的担忧与“好像被占便宜”的纠结心理。那么,劳动者发生工伤以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私下和解到底是否有效?换言之,如何达成合法有效的和解协议?

1.伤亡事故上报手续、工伤申报程序是法律规定企业的强制性义务,是发生工伤后企业单位首先应当进行的工作。跳过这一程序而达成的调解协议在时效范围内不被法律所保护,这也就意味着“私下和解”随时可能面临着被推翻的可能。若之后进入仲裁、法院审理阶段,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增加赔付金额,还有可能被劳动部门施以行政处罚。

2.工伤发生后,企业履行向上级和工伤部门的申报义务后,再行与受伤的劳动者本人达成和解协议,这样的协议是为法律所允许的。一些未给劳动者缴纳保险金的非全日制劳动工作制的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作出既节约程序时间,又节约诉讼成本,还能适当减少企业损失的工伤和解协议。

徐广磊律师补充

3.在上述申报手续完成的前提下达成的工伤和解协议,为了保证其合法性,还应当注意其合理性。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也规定,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赔偿金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人民法院予以变更。综合上述两条法律规定,工伤和解协议约定的和解金额明显低于法定赔偿标准,属于显失公平,受工伤的劳动者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或直接按照法定标准变更赔偿数额。

综上所述,“私下和解”只要程序合法、数额得当,不失为企业与劳动者调解彼此良好关系的有力手段。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

什么叫侵权责任?究竟应该包括哪几种呢?

涉外婚姻如何办理离婚手续?法律对此是否有规定?

因家暴离婚怎么离?家暴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可以约定违约金吗

贷款买房后续如何还贷?贷款买房离婚后由谁偿还?

因公司原因致部门撤销,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试用期届满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吗?

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据如何取得?夫妻共同财产举证要注意哪些问题?

只有离婚调解书可以再婚吗?离婚调解的好处是什么?

公司辞退员工合法吗

产品责任案件的法律解决是如何规定的

如何避免与企业名称、商标相关的域名被他人抢注的风险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

有必要慎重选择取保候审保证人吗

借条如何写才有效?借贷关系中的利息约定多少才合法?

婚前债务容易引起哪些纠纷?婚前债务有哪些处理原则?

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吗?什么条件下收养关系可以解除?

起诉离婚如何做好诉前准备?起诉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租房不易,且租且珍惜:租房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抚养费是否有具体标准?又都包括哪些呢?

交通肇事会怎么判?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房两卖需要防范哪些风险?

离婚调解是必经程序吗?离婚调解协议书怎么写?

婚前债务是否也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婚前债务是否也是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

企业破产后债务的清偿是否是有顺序?破产清偿顺序的规定有什么?

证据的种类是什么?那些才可以被看作是证据?

债权债务中的什么叫涤除权?涤除权的具体规定都有哪些?

抚养权纠纷能否调解?抚养权纠纷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什么叫作套内面积,套内面积很重要吗?与合同上规定的面积不符的情况下怎么办?

离婚时能否请另一方给予经济帮助?离婚请求经济帮助应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