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猪苓十八铢[12g]去皮、 泽泻一两六株[20g]、 白术十八铢[12g] 、茯苓十八铢[12g]、 桂枝半两[8g]去皮。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病机
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外有太阳表邪,故头痛发热脉浮;内传太阳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输布,则烦渴引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主治
《伤寒论》1.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汤主之。
2.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
3.及伤寒痞满,服泻心汤不解,渴而烦躁,小便不利。
4.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欬,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