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称为i角。 步骤一 找一个平坦的水泥路面,用尺子量出50米的两个点AB,并量出中点C,在两个端点AB上立尺。
步骤二 在两个尺子中间C点附近安置水准仪,照准A尺读数1072,然后照准B尺读数1265(此时测出的高差是准确的,因为两边的视距相等,可以消除i角影响) 计算:AB两点之间高差为193毫米
步骤三 AB两尺不动,将仪器搬到距离A尺5米处附近安置水准仪,照准A尺度数1132,照准B尺读数1328(由于水准仪距离A点很近,i角影响可以忽略,而B点的i角影响会加大。此时测出的高差含有i角的影响。) 计算:高差为196毫米,两次高差之差为±3毫米 i角=(3×ρ)÷1000S=13.8秒(在举例计算中S=45米) 其中ρ为常数ρ=206265秒(计算时注意单位)
水准仪i角允许误差 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时,i角不应超过15秒 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时,i角不应超过20秒
水准仪的调校 步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照准B尺,转动V形槽上面的螺丝钉的位置,使测得的高差与仪器安置在中间时的高差相同即可。
水准仪这样就调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