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中怎么计算闭合导线的平差及成果整理?

作者:神奇的周 | 创建时间: 2023-04-13
依相邻次序地面上所选定的点连接成折线形式,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用坐标传递方法来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工作称为 导线测量。 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个测站后仍回到到原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控制测量中怎么计算闭合导线的平差及成果整理?

操作方法

以图中的测量结果为例,我们进行一段闭合导线的计算。 由图可知,该闭合导线起始于已知点A,途经测站T4、T5、T6、T7,在每个测站上观测到的转折角及边长都已经记录到了草图上。 同时,我们在A点之上还有一个已知的控制点B。

我们可以借助趁手的软件对点位较多的测量路线进行计算。 打开 《工程测量大师》App,依次进入 控制网测量——闭合导线。 进入之后,会发现有两种模式供您选择—— 闭合导线1和 闭合导线2,分别对应着您在测量过程中的两种操作方式。 下一步会详述闭合导线1和闭合导线2的区别。

闭合导线1是指由1个已知点出发的闭合导线,可能我们只知道一个控制点的坐标,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该控制点到下一个测站的方位角(如第一张图上的98°05′51″)。 闭合导线2是指由2个已知点出发的闭合导线,其中第一个已知控制点是为了计算方位角而单独设置的。 一般来说,根据我们现场作业的情况,我们采用闭合导线2的情况较多,闭合导线1其实就是根据测量数据你自己计算出方位角后得到的结果。本质上,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

此处,我们 以闭合导线2为例,在《工程测量大师》App中输入数据,进行闭合导线的平差计算及成果整理。 首先,让我们先输入第一个已知控制点的数据。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红框圈出的转折角并不是B点的转折角,而是A点处的从B到A到T4的转折角。由于我们之后会在设置面板中设置转折角为右角,所以此处我们也应该输入右角时的数据(如图中红色圆弧所示)。

再输入 第二个已知控制点的数据。该控制点也是闭合导线的起点兼终点。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绿框圈出的转折角是该控制点出观测到的在该闭合线路上的转折角。

然后,该闭合导线一共有4个未知点:T4、T5、T6、T7,我们可以单击右下角的 “+”键添加测点。

再输入未知点的观测数据, 以T4为例。把T4处观测到的转折角及其到T5的边长分别输入进App中。

本段支导线的转折角在行进方向(B→A→T4→T5→T6→T7→A)的右侧,因此转折角设置为右角。 因此,我们需要打开设置面板, 关闭“转折角左角”的开关。 这里再复习一下转折角的概念—— 导线的 转折角是在导线点上由相邻两导线边构成的水平角。 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左角。 在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为右角。 另外,再次强调一下,点B处输入的转折角也请务必输入右角的数值(见步骤4)。

同时,在设置面板中 关闭“度分秒”,还可以将转折角输入切换为十进制角度制的显示。 还可以调整 角度闭合差和 相对闭合差来控制之后对计算结果的判断。

点击“计算”按钮后,会跳出该询问窗口。从输入的情况来看,我们所输入的右角转折角都是该闭合多边形的内角,因此我们选择 “是,为内角”。 (这一步是为了计算角度闭合差而设置的)

我们可以 查看计算结果。 软件已经为您计算出了此路线下的各个测点坐标。 底部的文字框显示的是与该导线有关的相关计算参数。

查看计算结果状态下,点击右下角的“放大镜”按钮还可以 查看详细的计算成果输出。

还可以 保存您输入的测量数据,方便以后调用查看。

《工程测量大师》其他功能 《工程测量大师》App是一款供测量人员使用的软件,包含了坐标正反算、水准计算、控制测量导线平差、交会定点等众多功能。 同时还可以保存数据,记录下您的计算结果。

温馨提示

计算前,注意在设置面板中转折角左右角的设置。
每一个未知点处输入的边长是指改点到后一个测点的距离。
点击“计算”按钮后,会跳出该询问窗口。我们应如实选择所输入的转折角究竟是闭合导线的内角还是外角。
App中,第一个已知点中输入的转折角尤其要小心,要搞清楚它的含义,有可能需要对自己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换算。
控制面板中,我们可以调整角度闭合差和相对闭合差来控制之后对计算结果的判断。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