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从野外收集并收藏好石头

作者:彼岸花开 | 创建时间: 2023-04-19
如何自己从野外收集并收藏好石头

操作方法

要去河里找石,最好先了解河流段的基本情况,比如此河上游和整个流域范围的地质、地貌、有什么矿产,此处过去是海洋还是陆地;假如流域内有铜矿,那么河里就有可能见到水冲孔雀石。

如果过去是海洋,那么珊瑚、贝类、鱼类化石就有可能出现,反之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化石就很难找到,当然绝对是没有的,有时有些地段很特殊,先是森林,然后经过地壳变动又变为海洋,最后又演变为现在的河流,经历了“沧海桑田”变化的地形区隐藏的资源更为丰富,要想得到的东西也许更多。

找石的时间最好选在雨季过后枯水期,河流水量最小为最佳找石季节,这时沙滩显现最大。出发前准备足够的水、干粮和挖石工具,喜爱摄影的还可带上照像机和摄像机,因为野外找石有时碰到的镜头,可能是平时很难找到!带不回来的大石头,把方位和特写拍下留个纪念,如果碰到园林和单位需要,你也可以提供准确真实的素材。再有备一些创可帖之类的急用药品。

一般情况沙滩在河流的转弯处。因为河流的弯道处的凹岸泥沙容易堆积,河流很直的地段和峡谷,河水的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沙滩是很少或很小,落差大的地段石头裂缝多水洗度也不好。 去找石的沙滩尽可能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来到了沙滩先看一下地形,因为沙滩的石头是有规律分布的,它就象筛子一样筛过,因为石头的大小、比重与流速有关,这就是河流的分选作用,大小一样,比重一样的石头会集中在一起。一般情况要找多大的石头,颜色是什么,如果自己找到一块后,旁边可能还会有。

当然,绝对一样的石头是没有的,因为天下仅此一块石嘛!找石,颜色比较重要,先看艳一点、色差大一点的石头,因为多色和深色是要比浅色和单色更有价值,但不绝对,也不是说浅色石就没价值。 雨后找石头,色彩更容易看出。其次,石质也很重要, 石质一般指石头的结构,即硬度、密度、光洁、润滑、细腻以及有天然石皮等。如果去的沙滩石头不干净也不要灰心,就找象形石,因为泥土不可能把形状也盖了。另外,石头的大小也重要。

同样的石种和形状及图案越大价值越高,但也越难找,在市场上和展厅里出得上价和打分高的一般都是大石头。但不是说低价和打分低的就不是好石头,因为很多时候价值和价钱不是一回事。当然,从理论上,小的石头更容易形成绝品,就如芝麻比花生更香?找石的大小自己根据自已的需求和当时情况而定。 去找一次石不容易,尽可能不要空着手回家,回来后不好的石头又再丢,有些石头一时看不出好坏,慢慢观察才会有结果,所以石界有句俗话:三分天然,七分人意!退一万步讲,所有的石头背回家不要也不亏,因为强迫自己锻炼了身体,石头多看多思考是好事,自己学习了,总结了,下次就能背回好的石头。

温馨提示

野外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防虫防摔.
点击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