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怎么挑座位?
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大小的影厅,选座原则不同。从目前全国各院线配置来说基本分成三类,第一类IMAX厅及大厅,银幕宽度在15米以上或座位在200座以上,座位在21-25排左右,这类大银幕影厅由于影厅空间较大,选择在中间排数靠前一点即可,一般最佳观影位置在9-10排前后居中位置即可。
第二类中厅银幕宽度在10-15米之间,拥有100-200的座位数,座位排数在15-20排左右。选座原则与大厅类似,同样是选择中间位置即可,最佳观影位置在7-8排前后居中位置。
第三类就是小影厅,小影厅银幕宽度在10米以下,座位100以内,座位排数通常拥有8-14排,小影厅整体空间小,选座时要选中间稍靠后一些的位置。由于整体排数少,因此选即便选择靠后一些的排数实际上距银幕的距离也并不算远,不会影响观影和视听效果。一般小厅最佳观影位置在5-6排前后的中间位置。
如何寻找影厅的“皇帝位”? 影院中的“皇帝座”其实就是声音与画面结合得最好的一块区域,如果要在看电影是选择一个“皇帝位”,我们在选座时除了要注意视觉观感的最佳效果,也需要在音效方面达到最佳效果。“皇帝座”不单指影厅里的某一个位置,而是一块区域,是一个立体声效果最好、视场角度适中的位置,能享受到最好的观影效果。 由于每个影院甚至每个影厅都是不同的,与屏幕大小、屏幕角度,阶梯座椅角度乃至座椅靠背角度等等都有关系。从平行于屏幕的方向来说,正中间的位置是最佳,由于银幕有涂层增强反射,但反射角度有限,因此正中亮度更高,反差更明显,细节更清晰。在中心位置能够保证左右音效效果一致,不会出现左右两侧的音效偏差。但选择皇帝位是要注意不要过分追求中间位置,以防止银幕的反射光路和入射光路逆行正射眼睛,伤眼。同时距离中心位置稍稍偏离一点点,音响层次更好,效果更明显。
大多人认为最佳的观影位置就是看得最清晰的位置,其实这么说不能说不对,但是并不全面。因为一场电影的精髓不单单画面感好就行,还要辅以出色的声效,光影与声音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观影体验。而且最佳位置是视角与声音结合最好的一片区域,而不是某一个点。 在挑选座位时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感,屏幕两侧与左右眼睛的角度要保持在36度左右,这样坐在第一或第二排中间的位置较好。画面与声音综合来考虑的话,中间靠后一些为最佳位置。另外,各影厅间整体空间的大小、荧幕大小以及室内回声情况不尽相同,都会影响实际观影体验,所以最佳观影位置是会变的。 自从一部《阿凡达》将3D电影引入我们的生活之后,3D热就没有衰退过,制作商们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都会将影片制成3D版本,乃至有些新上映电影只有3D版本。消费者即使很是无奈,但也没有办法。3D的成像原理是人的双眼间有一定的视距差,两只眼睛实际看到的事物是有所区别的,当人在看一个物体时,由于左右眼间不同产生了视觉差,就会有画面“活”了感觉。 放映时也是采用两台放映机同步播放,当两台放映机画面投放到同一荧幕上时,就会让观众产生错觉从而达到立体的效果。目前,所采用主要是偏振光和红蓝色差两种技术,不论是哪种3D技术,实际画面都会大幅衰减(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3D要比2D暗很多的原因)。另外,带上眼镜之后,实际看到的景象会比实际要小,所以选择过于靠后的座位很不明智。看3D电影最佳位置是荧幕到放映机镜头中间的位置,具体位置也就是总排数对半靠前的位置,一般来说选择中间就可以了。
刚才所讲的是理论上的最佳位置,当然在实际的选择上还有考虑到很多个人因素,例如视力、偏好、环境以及用途... 环境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就如我们以前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素质问题。如果你比较“幸运”旁边正好做了一位“解说员”电影从开始一直罗嗦个没完,或是一个“吃货”一直往那个填不满的嘴里塞吃的,或是要命的正好挨着“熊孩子”那么恭喜你,你坐哪都不会有观影体验,更别说要求质量了。 另外,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有所不同,有些人在休息时间也会不停的有人呼叫,电话一个接一个,那么咱还是自觉点坐在过道边上手机静音,做个有素质的观影者。至于小情侣们,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最佳的观影位置当然是最黑、最隐蔽、人最少的地方,亲亲我我只要有底线,不打扰他人观影还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影响观影最佳位置的因素有很多,在观影时还是要根据客观环境与自身情况来定,最佳观影位置不一定就是最适合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