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房屋街道味道别致,女人漂亮有风韵,小吃香甜细腻,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外地游客到当地游玩。南京是大气和温婉的结合体,生活在南京很幸福。在其他地方除了酒店,苏式的小吃其实并不是很多,因为这些小吃需要新鲜食材,加上非常细腻的手工,估计不是那么容易学习掌握的。中国小吃文化,也包含了南京的饮食文化,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南京的人气小吃,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七家湾牛肉锅贴
享有盛名的七家湾牛肉锅贴是让南京人骄傲的一道美食,被誉为南京最“硬正”的早餐之一。
蒋有记——秦淮八绝之一,创始人蒋庆琦,解放前三十年代,在大香炉开办了蒋有记锅贴店,因口味正宗独特而声名大盛。几年后因种种原因而“移师”七家湾。解放后,又在夫子庙落户。后经历公私合营、上山下乡,去年蒋有记的传人终于拿回蒋有记商标的所有权,希望百年创下的品牌能重整旗鼓、发扬光大。
皮子厚薄适度,厚了僵薄了硬,厚薄适中才有酥脆的口感,烫面温度合适,上面软硬适中不僵硬不粘牙,底部焦香酥脆,馅里有微量的葱姜既去了腥更突出了牛肉清新自然的本味,汁水没有李记那么夸张,但是皮子不会被汁水泡烂,冷了依旧好吃,李记放的久一点皮子吸足汤就不好吃了。肉质软嫩,咸甜适口。
2、鸭血粉丝汤
又称鸭血粉丝,是南京的传统名吃,是久负盛名以鸭为特色的美食之一。鸭血粉丝汤由鸭血、鸭肠、鸭肝等加入鸭汤和粉丝制成。以其口味平和,鲜香爽滑的特点,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风靡于全国各地。
南京人是十分爱吃鸭子的,不仅鸭肉,连鸭内脏,鸭血都能做出一番文章来。南京的多家店面,不论是颇具名气的回味鸭血粉丝汤,还是民间虽不着名却享有口碑的小店,都能把这几样东西的美味发挥到极致。鸭血粉丝汤是用粉丝,鸭血,鸭肝,鸭肠配以老鸭汤烧制而成。小小一碗粉丝汤,却把鸭的美味包含其中。喝一口汤汁,吸一口粉丝,咬一块鸭血,让人不由得感叹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竟能烧制出如此世间美味。
3、鸡汁汤包
所谓的鸡汁汤包,是用鸡汁冻与肉馅混合在一起包的小笼包,皮不是发面皮,且擀得极薄,轻轻地一口咬下去,鲜浓的鸡汤汁就会迫不急待地流出来。
制法:熟鸡肉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丁,肉皮洗净后下汤碗煮至八成熟,晾凉后剁碎粒,下锅入进原汁鸡汤、鸡丁,加入酱油25g,精盐10g,虾籽、绍酒、姜葱末煮沸,撇去浮沫,收浓汤汁,冷却为皮汤,猪肋条肉洗净,剁成肉葺,加进酱油、白糖、姜葱末搅拌上劲后再加进鸡丁皮汤调拌均匀即成鸡肉汤包馅,制皮、包捏和成熟方法均同蟹黄汤包。
4、油炸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具有远处闻起来臭,吃起来闻到香这样一种“远臭近香”的特点,加上调料,吃起来香辣味美,别有一番风味。总体特征是:外焦、内嫩、香辣。
臭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黄豆经过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等十道工序。呈贡臭豆腐质地软滑,散发异香。先人赞誉云:“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它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古医书记载,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气,和脾胃,消胀痛,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常食者,能增强体质,健美肌肤。
吃臭豆腐,对预防老年痴呆还有积极作用。一项科学研究表明,臭豆腐一经制成,营养成分最显着的变化是合成了大量维生素B12。每100克臭豆腐可含有10微克左右。缺乏维生素B12可以加速大脑老化进程,从而诱发老年痴呆。而除动物性食物,如肉、蛋、奶、鱼、虾含有较多维生素B12外,发酵后的豆制品也可产生大量维生素B12,尤其是臭豆腐含量更高。
5、梅花糕
梅花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地区最着名的传统特色糕类小吃。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梅花糕和海棠糕类似。梅花糕也是南京、苏州、无锡风味小吃。它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黄色,形如梅花,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梅花糕是江南着名的风味特色小吃。梅花糕在继承了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等,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外焦里嫩,而且有豆沙、果酱、果仁等十几种配制方法,用面粉、豆沙、白砂糖等十几种原料经特制炉具烘烤而成。
6、麻油素干丝
奇芳阁的传统特色小吃品种,以鸭油酥烧饼、麻油素千丝和素什锦菜包等最为叫绝。其制作工艺确不同凡响。麻油素千丝以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而为顾客称道。首先选料要求极严,手感要硬铮铮的,进嘴要绒酥酥的,干子放在手心攥紧,松开手即还原,如断裂或出现蜂窝状,皆不合格而弃之。
干丝与烧饼是南京人最喜欢的大众化食品之一。市民百姓少它不得,达官显贵也常拿它来调换口味,因此,当年南京的大小菜馆,无不兼营干丝、烧饼。到茶馆去吃东西,都是先上干丝,再吃其他,专卖清茶的茶馆是没有的。
更为叫绝,它以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而为顾客称道。首先选料要求极严,手感要硬铮铮的,进嘴要绒酥酥的,干子放在手心攥紧,松开手即还原,如断裂或出现蜂窝状,皆不合格而弃之。其次制作十分考究,先将干子切成极细的丝,再将干丝放入大缸,用开水烫两遍,而后置于冷水浸泡,以除却豆制品的黄浆味;然后开始打囟,置大锅内熬煮;最后将打好的囟和浸泡过的干丝放入锅中煮,煮干丝的功夫全在于看颜色:乳白色则尚未煮透,酱黑色则火候太过,唯有色泽金黄乃为上品。至此,干丝即可捞出,浇上盖头佐料,另加小磨麻油,香味扑鼻而来——难怪有名人曾题墨宝“知味停车”。
7、南京鸡汁回卤干
南京的回卤干叫做“鸡汁回卤干”,回卤干是薄片豆腐油炸而成,油豆腐在鸡汤里回锅煮,锅中放几撮黄豆芽,豆腐煮黄豆芽,有鸡汤的原汁原味在里面,吃着鸡汁回卤干每个食客的表情都是满足与幸福。
传说中回卤干的来历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某日,朱老头在宫中厌倦了锦衣美食,微服出宫,在街头看见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色泽金黄、清香扑鼻,不禁暗吞口水,于是取出一锭银子交给店家,请店家加工后食用。店主见他是个有钱的绅士,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朱元璋吃后连连称赞。从此油豆腐风靡一时,流传至今。因南京人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8、豆腐脑
豆腐脑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间产物,成分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豆腐脑是最先出来的,比较嫩软,用筷子难以夹起,需用汤勺盛用;等到豆腐脑再凝固一点,就是豆花,与豆腐脑相比口感凝滑;豆花放入模具里面压实更加凝固之后就是豆腐了。
豆腐脑虽与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区别。豆腐是凝固体,豆腐脑是半凝固的流汁。豆腐脑的制作工艺:先将净黄豆磨成豆瓣,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到豆瓣膨涨成发白时捞出,倒入磨浆机或石磨中磨成细豆浆,用布将细豆浆过滤,将取过豆渣的浆汁倒入铁锅里,用旺火烧开后,倒入专用桶内,再将熟石膏用清水化开,放入瓦缸内,将桶里豆浆趁热倒入,约5分钟,即成豆腐脑。
9、黄勤记凉粉
凉粉调以酱油、醋、辣椒油而食,清凉爽滑,为夏季风味食品。凉粉的吃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凉拌,二是煎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
凉拌的时候并不用刀子切凉粉,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圆形的象浅勺般上面布满圆孔的的铁皮——锼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中出来了,然后装在碗里,加上红色的辣椒水、绿的的荆芥、麻油、香醋、细盐、大蒜汁等调料。
煎粉和凉拌相比有点复杂,那是个手艺活儿,卖煎粉的并不卖凉粉。煎粉要有炉子和锅的,卖煎粉的炉子很小,但是却是一个真正的农家柴火炉子,用泥巴打成的炉膛,不用煤炭做燃料,只用麦干、豆秸之类。锅是平底的黑铁锅。卖家先将凉粉切成麻将大小,然后在锅里放上油盐葱姜之类,用文火将凉粉煎成金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
另外,还有一种煮凉粉的吃法,这种吃法一般是在四川地区。把凉粉过水煮了之后,就上碎芹菜和葱,浇上炒制的酱料,又香又辣。对于煮凉粉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酱料,如果酱料没有炒制好,那么煮凉粉也不好吃。
10、桂花糖芋苗
桂花糖芋苗是南京的一道着名传统甜点,和桂花蜜汁藕、梅花糕、赤豆酒酿小圆子一同被誉为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街头小食。
光洁的芋苗口感润滑爽口、香甜酥软,汤汁呈酱红色鲜亮诱人,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吃后唇齿留香。选用新鲜芋苗,蒸熟后剥皮;加上特制的桂花糖浆,放在大锅里慢慢熬制。煮的时候要放一点口碱,这样芋苗煮才会煮出红彤彤、诱人的颜色。
在旧时的老南京城中,常见小贩挑担走街穿巷叫卖于街头巷尾,每听到叫卖声,大人们便会拿个碗或小铝锅,馋嘴的小孩子跟着大人后面,看小贩如何娴熟地接锅(碗)、掀盖、取勺、下舀、入锅、接钱、找零,一丝不乱、一步不错,有时会看呆了。往日只能在秋日享受,现在因芋苗可以冷冻,故一年四季都可享受到这香甜可口,酥烂软糯的桂花糖芋苗了。
选用新鲜芋苗,蒸熟后剥皮;加上特制的桂花糖浆,放在大锅里慢慢熬制。煮的时候要放一点口碱,这样芋苗煮才会煮出红彤彤、诱人的颜色。芋苗快软烂的时候加入藕粉,藕粉的加入会使糖芋苗看上去浓稠美味,吃起来润滑爽口,吃后唇齿留香。还有一道工序是加糖,依个人口味注意用量。
小结:我们不能不吃,人活着就必须要吃,既然必须要吃,那就吃好一点,平时粗茶淡饭对身体好,但是也不能放弃精致的美食,隔段时间就约上朋友们去吃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