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司机恶意接单以及滴滴提示付款的事情原委
笔者昨天用支付宝中的滴滴出行,叫到车后,出租车司机无任何电话打来,而且还未上车,滴滴出行APP系统就出现了一个订单结算提示窗口,需支付11元。本以为是系统根据我填的起讫地点自动计算了一个金额,预先付款,以提高效率和乘车体验的。于是手贱点了一下付款,然后由于之前启用了免密支付,钱款应该直接打到出租车司机账号了。
后来想想不对劲,希望打司机电话反馈,没想到滴滴系统提示已结束订单不能联系该司机。
于是只能在系统中进行反馈解决。
查看了系统帮助,看看这种情况能否追回已付款。
冷冰冰的自动客服系统的答案也没看个所以然,就只好输入“人工”,向滴滴客服反馈。
但客服回复称:打车钱已经直接到了出租车司机账号,难以追回,解决方法是提供等额打车券。
但笔者认为,系统就不应该提示付款,不符合场景逻辑和法律合同的规范,而且即使赔偿打车券,还有各种使用限制,还等于是变相受损,合法权益受到恶意侵害。
虽然金额不高,但正由于金额不高,不易引起有关监管部门注意,反而容易滋生出惊人的灰产利益现象。想必此案例并非个案,网上看了一下,许多乘客用户都中过招,不仅伤财,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耽误事儿。设想一下,出租车司机有意或无意地这么干一票,平台以各种理由推诿扯皮,不作为而作壁上观,恐怕整个出行行业都要被人诟病。
如何避坑划重点
首先,要尽量避免使用支付宝中,滴滴出行等涉及小额钱款的免密支付功能。如果已经开启了,想办法关闭。 方法是: 打开支付宝APP,依次点击右下角“我的”,右上角“设置”, “支付设置” “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滴滴出行免密支付” “已签约” “解约”
其次,一旦遭遇司机恶意抢单,而拒绝服务且滴滴提示付款时,要拒绝付款。 如果不小心支付了,可以进行申诉。
如果等待数日后,仍无客服人工处理,再查询反馈进度后,反复提交反馈。
最后,除了通过留言申诉之外,还可以打滴滴出行的官方客服电话:4000001999 如果还不行,那就针对司机恶意行为以及滴滴平台的不作为行为,进行合法举报,绝不姑息,避免歪风盛行:打12315以及12345等电话,进行实名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