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类的等级分类
翡翠的价值并不是按年代的久远来判断的,收藏翡翠不仅要选择纯正的天然正品,还讲究“种”、“色”、“水头”。“种”即翡翠的质地与结构,质地越细腻,玉质就越晶莹剔透;“色”是指颜色,色彩均匀且色正、浓、翠者为上品;“水头”即透明度,光泽晶莹、通透清澈者为上品,通常所说的“玻璃种”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翡翠。 翡翠的评估由五个方面来分辨:种(共4级)、水(共5级)、底(共4级)、色(共6级)、工(共4级)种(共4级) 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也是对一件翡翠产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场上的所讲的老种、新种、玻璃种、冰种、蛋清种、豆种、油青种、蓝花、蓝水、晴水等等都是习惯上的商业名称,但是由于这些商业名称在标准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并不能把它作为我们的分级标准。事实上,翡翠的结晶体颗粒大小和这些颗粒的交结关系是决定翡翠商业品种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级标准: 级别 划分标准 1级 结构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不见矿物颗粒及复合的原生裂隙,粒径小于0.1mm 2级 结构致密,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极少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 粒径在0.1~1mm 3级 结构不够致密,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局部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 粒径在1~3mm 4级 结构疏松,粒径大小悬殊, 粒径在3mm以上
水(共5级) “水”是翡翠评价的重要因素,行内俗称“水头”,透明度高的即为水头足,这样的翡翠显得晶莹透亮,给人以水汪汪的感觉,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涩、呆板,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即为水头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则其价值越高: 级别 透明度 阳光透进度 常见商业品种 1级 透明 10mm以上 纯净无色老种玻璃地 2级 较透明 6~10mm 少量老种玻璃地特级品 3级 半透明 3~6mm 老种玻璃地、冰种特级品 4级 微透明 1~3mm 色浓者、粒粗者、新老种 5级 不透明 阳光透不进 色浓、底差、新种
底(共4级) 底指的是翡翠絮状物(又称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结构多为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杂质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响翡翠的价值。 级别 划分标准 1级 10倍放大镜下不见任何绺裂、灰黑丝, 在不显眼处偶有个别白棉、小黑点 2级 10倍放大镜下不见绺裂,见少量细小白棉、黑点、灰黑丝 3级 肉眼不见绺裂,10倍放大镜下见少量绺裂、肉眼可见少量白棉、黑点及少量冰渣物 4级 肉眼见少量绺裂及较多白棉、黑点、灰丝及冰渣物
色(共6级) 翡翠常见的颜色有绿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色等,其中以带绿色为最优的品种,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绿色,又有红色和紫罗兰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翡翠。 对于绿色的翡翠来说(例如戒面),传统上有“浓”、“正”、“阳”、“和”之说。所谓“浓”是指绿色饱满、浓重;“正”是指绿色纯正,不含杂色;“阳”是指绿色鲜艳、明亮;“和”是指绿色均匀、柔和。 在色温为5000K的连续光源照射下观看翡翠的颜色分级为: 级别 纯正程度 均匀程度 深淡程度 色泽 1级 纯正绿、祖母绿、翠绿等 极均匀 不浓、不淡 艳润亮丽 2级 正绿色、苹果绿、黄秧绿等 均匀的整体上有浓的条带,斑块、斑点 整体不浓、不淡 艳润亮丽 3级 正绿色、苹果绿、黄秧绿等 整体不均匀 浓淡不一 艳润明亮 4级 微偏蓝绿(含黄绿色的鲜艳红色、紫罗兰色) 均匀 不浓、不淡 润亮 5级 蓝绿色 均匀 不浓、不淡 润亮 6级 灰蓝色(含淡黄绿色、淡红色、淡紫罗兰色) 均匀 淡雅 润亮
工(共4级) 在这个分级标准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状、做工、以及重量3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翡翠成品在设计师、工艺、文化内涵、制作年代、体量等方面的差异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详细的分级是无法做到的。比如戒面,有些是这么分的: 级别 形状 做工 重量 1级 比例适合,饱满大方 名师制作、巧夺天工 5克拉以上 2级 比例适合,饱满大方 自然流畅、匠心独具 5克拉以上 3级 比例适合,饱满大方 普通制作、平整光滑 5克拉以上 4级 比例适合 制作一般 无要求
关于选购
物以稀为贵。翡翠因产量少而价格连年攀升,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宝石。然而,随着收藏佩戴翡翠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的翡翠也变得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那么该如何挑选翡翠呢?首先普及一点翡翠知识。翡翠通常分为A货,B货,C货,D货。这不是翡翠的等级之分,而是真假之分。只有A货翡翠是天然的真品。据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翡翠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有百万的翡翠手镯,也有几十元的翡翠工艺品。如何从琳琅满目的翡翠中挑选藏品,则需要金钱和时间的历练。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除了三大翡翠品牌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翡翠A货吊坠已经很难。翡翠是玉石中较为名贵的品种。在选购翡翠的时候一定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判断,这样才能知道翡翠的好坏,下面是一些翡翠首饰的选购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第一:种 很多人会说,我知道呀,翡翠肯定是冰种、玻璃种好呀,其实翡翠的种上的学问可不少,真要研究起来没几天还真讲不清楚,小编就简短介绍一下。 种,是翡翠的细腻度,所谓细腻度就是翡翠颗粒大小,结构的致密度,一般来说,翡翠的颗粒越小、结构越致密,这样的翡翠“种”越好,价值越高。除了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之分,翡翠还有着“老种”和“新种”之分,一般种老的翡翠有硬度干,雕刻清晰分明,价值比新种高。
第二:水 有些朋友会问,翡翠的“水”不是由“种”决定的吗?确实,翡翠的“水”和“种”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并不绝对。 水,是翡翠的透明度,虽然一般来说翡翠的种好,透明度相对较高,但是有的时候翡翠的透明度还受到翡翠内部杂质决定,翡翠内部是否干净,有没有棉絮等等因素,所以购买翡翠的时候不能仅仅看“种”,还要看一看翡翠的透明度。
第三:色 颜色是大多数人选购翡翠的时候都会去关注的,众所周知,翡翠以绿为尊,那么其他颜色价值又如何? 目前来说,除了绿色翡翠以来,紫罗兰翡翠和飘花翡翠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其他翡翠价值要稍次一些。另外,翡翠即使同一种颜色也有高低之分,比如同样是绿色翡翠,还要从“浓、正、阳、均”四个方面去评判价值,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色差一分,价差十倍!
第四:工 “工”自然是翡翠的工艺,有些宝迷不明白工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小编举个例子,普通工匠雕刻的翡翠和大师级工匠雕刻的价值能一样吗? 这两者当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就好像是唐伯虎的名画难道能和普通人的画一样吗?翡翠的工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名家和普通工匠有区别,精工和粗工也有区别。翡翠的工艺能为翡翠的价值加分,一般来说工艺越精美,寓意越好,造型独特的翡翠价值会高上几分。不过宝姐也不止一次说过,翡翠的工艺要精,但是并不太表要复杂,一般来说工艺越复杂的翡翠越是用来掩盖杂质的,所以要谨慎挑选。
第五:形 “形”是翡翠的外形,挑选翡翠的时候外形也是很重要的,于是又有宝迷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问宝姐外形很重要吗? 再举个不像样的栗子,我们在挑苹果,懂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苹果甜,什么样的苹果酸。其实挑选翡翠的时候形状也很重要,翡翠的大小、厚薄、饱满度和规整度都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料子过小过薄有可能是边角料做的,升值空间比较小,而饱满规整的翡翠看上去会更漂亮,更受欢迎。